隋姓源起于今山西介休,在隋代以前为随姓,隋姓曾在今河南洛阳、河北清河一带形成望族,隋时改随为隋,据《郡望百家姓》及《姓氏考略》所载,隋姓郡望为清河,说明在隋唐两代,隋姓沿习随姓之余威在今河北清河呈族大人众之势。当然,东汉五原人隋昱应不同于这支隋姓,其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血缘渊源。清河郡地处今河北、山东两省接壤处,唐末时,由于藩镇割据,阉宦专权,加之瘟疫肆虐,终于导致了王仙芝、黄巢大起义,战乱不断,官匪一家,使清河隋姓有徙居今江苏、浙江、安徽等地者,但更多的隋姓迁居至山东半岛,由于那里相对荒僻,而又远离中原,战火难至,使隋姓在该地繁衍得特别兴盛,两宋以后见诸史册之隋姓多为胶东人便是很好的证明。金元间隋宝因仕宦之故由山东栖霞迁居莱阳,其子隋世昌便世代留居该地。明初,山西隋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湖北、陕西等地。明代以后,隋姓在全国分布之地进一步扩大。清康乾年间以后,山东隋姓伴随闯关东的风潮入居今黑龙江、吉林、辽宁谋生。闯关东渡海必经之地一为葫芦岛,一为旅顺岛,而隋姓留居旅顺岛者特别多。清中叶以后,山东半岛之隋姓有扬帆台湾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