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迹故居

  代州不仅是杨家将出生入死的战场,也是杨家将的坟茔和故居所在地。

  祠堂坐北向南,门前有一对蹲坐的石狮子守护在祠堂。祠门以南,有三间楼台,名为“颂德楼”,这里是杨氏族人祭祠祖先的祭台。沿石阶而上,抬头即可见到祠门上悬挂的金字匾额:分别是“奕世将略”、“一堂忠义”、“三晋良将”,祠堂两厢有描述杨家将战绩的连环壁画,陈列着杨家将史迹展览和相关文物。

  后院是祠堂的主体部分,有正殿五间,正中是杨继业夫妇的塑像,两侧是杨门八子像。此外还有许多石碑,都是历朝历代褒扬杨门忠烈的文字,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在后院正中有一块鹿蹄石,关于这块石头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相传,杨业的十四代孙杨友与他的弟弟杨山在一次狩猎时,射中一只梅花鹿的前蹄,这只鹿带伤而逃,杨氏兄弟二人在后面紧紧追赶,那只鹿逃到鹿蹄涧村后突然消失不见了,杨氏兄弟在鹿消失的地方挖掘出一块印有带箭梅花鹿形状的怪石。他二人认为这定是有神仙点拨,所以就选择在此地居住了。

   山西省代县境内有个名叫鹿蹄涧的村子,村中有座建于元代的杨忠武祠,人们通常称它为杨令公祠或杨家祠堂。祠堂里保存着一些关于杨家将的比较真实的资料,可补史书的不足;也有许多生动的塑像和画像,可供游人凭吊和观览。

  鹿蹄涧村背依勾注山(也称雁门山,属北岳恒山山系),有涧水自山中流经村旁;面对五台山,有台顶积雪终年可见。西北方不远可出雁门关,正南方不远可渡滹沱河。这里西去代县城四十五里。自从五代后晋石敬瑭把雁门关以北的云州、应州、寰州,朔州全部割让给契丹(后为辽)以后,代州就成为汉族防御外族入侵的边防重镇。

  杨家父子兵从五代北汉时就为抵御外族侵略而征战,长期驻守在雁(门)代(州)这片土地上,并在此传宗接代,延续后裔至今。这座杨令公祠就是杨令公(杨业)在雁代一带活动的纪念和见证。

  

0.0711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