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间温情几许,莫辜负了流年似水。
小时候,我并不是一个文静的女孩子,奶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看看那谁谁家的姑娘,走有走样,站有站样,那才是一个女孩该有的样子……
小时候,我并不是一个乖巧的女孩子,和邻里的男孩们玩“过马关”,把班里的小班长打的鼻青脸肿,以至于人家妈妈堵在家门口找奶奶理论………
小时候,我并不是一个听话的女孩子,奶奶说别让我调皮,我偏带着一群熊孩子爬墙上树,去偷吃隔壁寡妇家的白糖,然后被人家拿着扫把满村追着跑……
小时候……干了太多熊事。不知道是不是性格使然,后来成年后的人生里也尽是“折腾”……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美图
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是听爷爷讲故事!那时候家里三间土胚房,堂屋开了间小卖部,爷爷奶奶睡西屋,我和弟弟睡东屋。
每天晚上我俩都要缠着爷爷讲故事,奶奶说爷爷的故事是:一肚子两肋八(肋骨)还有胳老肢(胳肢窝)里夹那几疙瘩。
现在想想,还真是!
故事发生在1953年的夏天。爷爷那时十来岁,正逢村子里抗旱,田地里到处打旱井。
因为一直以来土葬的风俗,和世事变迁,很多废弃的坟冢会在荒芜到一定程度后被夷为平地,而人们依旧在土地上耕种,打旱井时难免会打到很多从前的墓穴里,也会从泥土里带出来很多白骨,而这些墓穴在晚上时就会窜出一股“灵火”……
农村的孩子早当家,小小年龄就会参与到农忙里,爷爷也不例外!
那晚爷爷“奉命”去田里送水管。
时间大概是近十二点,清风徐徐,一弯明月挂在天边,爷爷吹着口哨一路向前,穿过村口的“桐树林”,眼前的景象使他吓了一跳,田地上到处飞着一团团火球,爷爷那时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直觉得脊背发凉,冷汗直冒!矗在原地愣了许久不敢往前,眼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爷爷定了定神,壮着胆往田里走去!
他小心避开那些冷不丁冒出来火球,直到快到自家田地时,只听得嘎吱一声,心里一惊,借着月光低头看去,发现脚正踩在一根白骨上!没来及多想,他蹭的一下就窜了起来,飞快的跑向不远处正在忙活的大人那里……
虽然完成了送水管的任务,但此后的几天里爷爷都心有余悸!
后来,旱井越来越多的打成,“灵火”多的时候会飞进村子里,在村道上徘徊上好几天。爷爷说这景象俗称“过阴灯”。
又过了些时日,爷爷渐渐忘了这件事。那日下雨,爷爷和老奶早早便在堂屋里铺了草垫睡下。夜半时雨停了,只听一个陌生的声音悠悠的说着:我是四川的,没钱回家了,你和我有缘,前些天咱们见过啊,求求你们给我点钱吧……那声音一直重复着,爷爷的哥哥吓得窜起来就往屋外跑,老奶倒胆大,循着声音打了过去,只听“啪”的一声……
这一切惊动了在厢房睡觉的爷爷的爷爷,他起身点亮了屋里的灯,四下无人。就这样,一家人战战兢兢的过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爷爷的爷爷问他:你昨晚听见啥了?爷爷吓得不敢说。老太爷便不再问他。
此后的日子里倒没了那晚的情形,只是每到阴天睡觉前,老太爷总是会在隔壁屋吆呵两嗓子!或是问:黄姑娘(老奶姓黄,姑娘是我们这里对妇女们的统称),你们那屋漏雨不?!老奶便也会大嗓门的回一句:不漏!
我问爷爷:为什么老太爷和老奶要那样喊一句?爷爷说他也不太清楚,大概是想如果有情况,能够惊吓一下“它”……
爷爷说:这些事没见过的人可能都不相信,年轻一代人大概会觉得是瞎扯,但我的确是亲身经历了的!不知道现在是不是人口增多的原因,好些年没有见到过这种情形!
每次听爷爷讲故事时,我就会一边听一边脑补画面,刚开始听这类故事时还会害怕,后来渐渐只觉得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