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名人

苗夔

1.jpg

苗夔(1783年—1857年)清代语言学家。字先麓,直隶肃宁(今属河北)人。

不好制举文,嗜六书形声之学。治许氏《说文》,精研力索,若有夙悟。后又得顾亭林《音学五书》,慕之弥笃,曰:“吾守此终身矣!”年二十余,即纂《毛诗韵订》,继又纂《广籀》一书。授徒穷乡,教帖括不中程,学子稍稍引去,弗顾也。县令王君闻而敬异,聘主翼经书院。道光辛卯,举优贡生。高邮王氏父子睹其著述,折节下交,与畅论音学源流,由是誉望日隆。初佐汪编修振基衡文山右,继入江苏学使祁文端公幕,所至甄拔名宿,复以暇日编摩撰述,从事于其所谓声韵之学。祁还京,乃醵金刻所著《说文声订》二卷,《说文声读表》七卷,《毛诗韵订》十卷,《建首字读》一卷。大旨以为叔重遗书多为后人妄删或附益者,乃订正《说文》声类八百余事。顾氏《音学》所立古音表十部,宏纲已具,然犹病其太密;而歌、麻既杂西音,不应别立一部。于是并庚、清及蒸、登于东、冬部,并歌、戈于支、脂部,定以七部,檃括群经之韵。书出,识者叹其精审。后数年,襄校山东,未毕役先归。至是亦齿衰而倦游矣。居京师,自祁公外,恒与何绍基、张穆、陈庆镛诸人游。并为曾文正公所推服,时时徒步过从,与辩论前世音学,暨江、戴、段、孔诸家部分之多寡,意指之得失,褒讥亭决,穷日夜不倦。卒年七十五岁。余书尚有《说文声读考》《集韵经存韵补正》、《经韵钩沉》各若干卷,未刊。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苗沛霖

1.jpg

苗沛霖(1798年—1863年) ,字雨三,安徽凤台人。秀才出身,原为塾师。1856年,在乡举办团练,与捻军作战。后势力日盛,裁留两淮钱粮税收及厘金,控制凤台周围数十州县,割据称雄。次年,投靠清将胜保,后又随袁甲三在宿州等地围攻捻军、官至道员。

1860年,趁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将翁同书、傅振邦、袁甲三等部清军驱逐安徽。1861年举兵抗清,被太平天囯封为奏王,1862年暗中降清,诱捕英王陈玉成献胜保。旋又举兵反清,1863年,在安徽蒙城被清军僧格林沁部击败后,为部下所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苗雨润

苗雨润(1880年—1933年),字霖森,山西省襄垣县大黄庄村人。清光绪29年(1903)考入山西师范。光绪三十年(1904),被保送到日本帝国宏文学院研修师范。大学毕业归国后,历任师范传学所教员,劝学所总董事长,山西省咨议局议员,兼任提学司省视学员等职。民国元年(1912)当选为山西省临时议会议员,民国二年当选为北京第一届参议院参议员。

因为他维护民国,护法有功,荣获“宝光大綬嘉禾”奖章一枚,并供职于财政部。他致力于教育事业,走教育救国道路,任内先后创办公立小学141所,并自任懂事。自捐3000元银洋,在家乡大黄庄村的东边创办了一所“私立霖森高级小学”,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被民间誉为“贫民学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苗逢澍

山西襄垣县大黄庄村苗氏家族的繁衍和苗氏宗祠的修建

苗逢澍(19161991),山西省襄垣县大黄庄村人。早年参加革命。1936年,在长治中学读书时期,就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国活动,成为该校学生中最早的牺牲救国同盟会会员和负责人之一。1937年入党,多年在晋西北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牺盟会区特派员,兴县县委组织部长兼社会部长、岚县县委书记、晋绥一地委组织部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绥五地委组织部长、山阴县委书记。1949年10月随军入川,先后任南下工作团第三梯队付政委、政委。1950年初任中共西康区党委委员兼康定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军管会主任。他很注重民族工作、宗教工作、统战工作和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1950年11月,负责筹建了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为开辟新局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954年调任中共西康省委付书记、省政协主席、省长等职。1955年,西康省与四川省合并后,任四川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并先后兼任省民工委书记、省监委书记、省农业机械厅、省手工业厅、省化工厅、省水电厅的厅长,党组书记。国家机关正省级干部,行政七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苗逢润

山西襄垣县大黄庄村苗氏家族的繁衍和苗氏宗祠的修建

苗逢润(19202009年),山西省襄垣县大黄庄人。1936年加入牺牲救国同盟会,1937年加入决死队,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一名普通战士迅速成长为侦察连副连长,河南军区参某科科长,副团长,团长。1951年调空军二十四师副参谋长、师党委委员。

1952年进入南京军事学院空军系学习,成为我国空军高级指挥人员的第一期学员。1956年留校任系训练处副处长,1958年调空军学院训练部教务处处长、支部书记。1962年,按照组织决定,调沈阳国防部第六研究院二所任副所长。

1965年又肩负重任,调四川江油承担国家重点项目,新组建第三机械工业部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即624所),并首任所长、党委书记。1955年授予上校军衔,并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各一枚。1988年,荣获航空工业部颁发的“献身航空三十年”荣誉证书。中央国家机关副部长级干部,行政九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苗茂林

山西襄垣县大黄庄村苗氏家族的繁衍和苗氏宗祠的修建

苗茂林(19242002),又名苗晋旺,山西省襄垣县大黄庄村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干事,技术书记,指导员,副政委,团组织股股长,干部处处长,第十六集团军直工科科长,军直政处副处长、处长等职。

抗日战争时期,打游击在晋冀鲁豫地区;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鲁西南战役和淮海战役,随后渡江南下,解放贵阳和贵州地区剿匪战斗。1953年随军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56年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各一枚,1962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88年被授予独立功勋勋章一枚。国家行政十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苗枫

山西襄垣县大黄庄村苗氏家族的繁衍和苗氏宗祠的修建

枫(1920年—1967),又名苗成旺,山西省襄垣县大黄庄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中共襄垣县牺牲救国同盟会区特派员,中共襄垣县第三区委副书记、区长;太谷县第三区区长,太谷县基干游击队队长,太行二地委城工部太谷工委书记,太谷县委委员,太行二地委同蒲线工委副书记,太行二地委社会部部长(地下工作部),晋中三分区公安处科长,中共晋中三地委秘书处处长,中共榆次地委秘书处处长,中共经纬纺织机械厂委员会宣传部长、副书记、工会主席,中共榆次市委书记处书记、工业部部长,中共榆次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中共晋中地委常委、秘书长、书记处书记、副书记。

十年“文革”动乱时期,苗枫同志受到“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在1967年九月下旬召开的全区农业学大寨现场会上,惨遭造反派的毒打,于1967106含冤早逝,年仅47岁。国家行政十二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苗 瑞

山西襄垣县大黄庄村苗氏家族的繁衍和苗氏宗祠的修建

苗瑞(1919年—1984),山西省襄垣县大黄庄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先后任太行区八路军129师通信员、游击队员;襄垣县合作社、太行区工商三分局、榆社县工商局、武西县工商局营业员、检查员;太行造纸厂长治采购站采购主任;轻工业部纸管局业务部采购组长;太原造纸厂营业所主任;广州造纸厂设备供应科科长、轻工业部造纸厂安装工程公司第二队队长、广东轻工业机械厂顾问等职。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苗雨富

苗雨富(19131938),山西省襄垣县大黄庄村人。幼年勤奋好学,志向远大,会双手写字。高小毕业后,曾任本县郭庄编村村长。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国难当头,他投笔弃家,走向抗日救国道路,于1938年参加牺牲救国同盟会,同年,以牺盟会特派员,调阳城县工作,不幸被阎锡山顽固军包围,光荣牺牲,年仅25岁。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苗乐亭

山西襄垣县大黄庄村苗氏家族的繁衍和苗氏宗祠的修建

苗乐亭(1924年—2008),又名苗鸿喜,山西省襄垣县大黄庄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文书,政工干事、指导员、区长、政委、营教导员。参加过寿阳、安阳、焦作、淮海剿匪等战役。

一生转战南北,荣立二等功两次,营功三次,荣获解放勋章一枚。1958年转业广东湛江市,创办化工厂,任厂长、书记、工程师,湛江市二轻局副局长等职。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苗计元

苗计元(19201949),山西省襄垣县大黄庄村人。

1947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纵队四十七团三连一排一班,历任战士、班长、连警卫员等职。1949年2月,湖北省大别山小梁沟战斗突围中壮烈牺牲,年仅29岁。

1958年3月18日,经中央人民政府审核批准为革命烈士,并颁发《革命烈士》证书,以资褒扬。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苗万顺

苗万顺(1891年—1967),山西省襄垣县大黄庄村人。

1945年,襄垣解放。为了响应党的“发家致富”号召,艰苦创业,合伙开“三胜酒篓店”一所,成为全县有名的劳动致富模范,曾经担任襄垣县政治协商会议常委。

抗美援朝时期,为赴朝志愿军捐献小米100石。被县和省选为劳动模范,多次出席省劳模大会和省人大代表大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苗维成

苗维成(1935年—2008),山西省襄垣县大黄庄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襄垣县剧团、山西太行文工团、山西省文工团、山西省歌舞剧团任演员、演奏员。1953年调天津歌舞剧团任民乐队队长,1980年任天津歌舞剧团办公室主任。这期间曾出访埃及、叙利亚、阿富汗和日本等国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1988年调天津市儿童艺术剧院任团长、党支部书记。在此期间,儿童话剧《红蜻蜓》、神话木偶剧《大肚弥勒佛》,于1989年天津市第二届戏剧节,双双荣获优秀剧目及编剧、导演、表演、舞美设计、木偶造型等12项大奖。中学生话剧《周恩来在南开》,童话剧《淘气包的奇遇》、儿童剧《少年霍元甲》,都曾荣获过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94年任高级政工师。1995年被天津市授予天津市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0.1815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