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晋卿
苗晋卿(685年—765年),字元辅,潞州壶关(今山西壶关)人,唐朝宰相。
苗晋卿出身儒学世家,进士及第,历任修武县尉、奉先县尉、徐州司户参军、万年县尉、侍御史、兵部员外郎、吏部郎中、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安康太守、魏郡太守、河东太守、工部尚书、宪部尚书。
安史之乱爆发后,苗晋卿因不肯出镇陕郡,被勒令致仕。长安失陷,苗晋卿逃奔金州,被唐肃宗召赴凤翔,拜为宰相。他两次担任侍中,进封韩国公,并开创宰相奏对延英殿的先例。广德元年(763年)以太保致仕。
永泰元年(765年),苗晋卿病逝,追赠太师,赐谥懿献,改谥文贞。大历年间配享肃宗庙庭。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苗道润
苗道润(?—1218)金代骠骑大将军、留守中都苗道润,河北九公中的大部分都是苗道润的手下。贞祐初为河北义军队长。宣宗迁汴,河北义军集结,抗击蒙古兵。
他“有勇略、敢战斗,能得众心”(《金史》)。累至骠骑上将军、中都路经略使,兼知中山府(河北定州)事前后抚定五十余城。兴定元年(1217)奉诏恢复中都,与诸军不和而相攻。次年被易州贾瑀诱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苗 傅
苗傅(?—1129年),南宋将领、叛臣。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市)人。1129年3月刘正彦密谋叛乱。后各地“勤王”军攻入临安,刘正彦被擒,他弃军改变姓名,逃至建阳被俘,后与刘正彦同时被杀。
祖父授,父履。授在元丰中为殿前都指挥使。康王建元帅府,信德守臣梁扬祖以兵万人至,傅与张俊、杨沂中、田师中皆隶麾下。
1129年(高宗赵构建炎三年)时,大将刘光世、张俊、韩世忠等分守各地。故由他扈卫,3月他与刘正彦密谋叛乱,杀同佥书枢院事王渊,请隆祐太后同听政并迁使与金议和,又逼高宗让位于皇子赵旉(元懿太子),改元明受,为武当节度使。
后张浚约韩世忠、张俊、吕颐浩、刘光世等出兵讨之。他以形势所迫,复高宗帝位。各地“勤王”军攻入临安,他与刘正彦逃奔富阳(今浙江省富阳县,位于杭州市西南)、衢州(今浙江省衢州市)、信州(今江西省上饶市)等地。韩世忠率军奋力追之,刘正彦被擒。他弃军改变姓名,逃至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市,位于建瓯县西北)被俘,他与刘正彦同时被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苗好谦
苗好谦,我国古著名农学家,元代成武焦村(今成武县汶上集镇前苗楼村)人。
初任都察院属员,延祐三年(1316年)年升任淮东廉访司佥事,因“善课桑农”,皇帝“赐衣一袭”,后入朝为司农丞,著有《栽桑图说》和《农桑辑要》,受到皇帝赞许:“农桑衣食之本,此图甚善”。遂命刊印千册,散之民间。并晋升苗好谦为御史中丞。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苗 衷
苗衷(1370年—1450年),安徽定远人,明代学者、大臣,慷慨有大志。
宣德初年,预修两朝实录转侍读。
正统改元(1436年),苗衷侍经筵,预修《宣宗实录》成,升侍读学士。正统七年(1442年),苗衷为会试读卷官。正统十年(1445年),宦官王振用事。一天,他对当朝老臣、著名宰相杨士奇和杨荣说:“朝廷事久劳公等,公等皆高年,倦矣。”杨士奇回道:“老臣尽瘁报国,死而后已。”杨荣则马上说道:“吾辈衰残,无以效力,当择后生可任者以报圣恩。”王振听了很是欢喜。杨士奇私下埋怨杨荣。杨荣说:“王振早就讨厌我们了,一旦内中出片纸令某人入阁,且奈何?不如及此之时,进一二贤者,同心协力,尚可为也。”杨士奇点头称是。第二天,二人便举荐侍读学士苗衷、侍讲曹鼐、马愉、陈循等入阁。
正统十二年(1447年),苗衷任兵部右侍郎。
景泰初,任兵部尚书,以年老请致仕。景泰帝降敕褒奖,赐钞三千,赏金织文绮衣一袭,给舟送归。
天顺四年(1460年),苗衷卒于家。英宗特遣官谕祭,命有司治葬,赠荣禄大夫少保(从一品),谥文康。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苗汝霖
明代军事家,生卒不详。嘉靖五年丙戌科二甲进士(第四十二名),山西朔州人,官至兵部郎中,其父、子均为兵部名将,曾驻守山海关。
善诗,现存作品仅余一首,墨迹至今保留于山海关:登亭试问秦皇岛,海上神仙信有无。今古几人能化羽,乾坤何处是蓬壶?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苗 焕
苗焕(1543年—1619年),字尔章,又字文峰。21岁时中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举人,列第22名;28岁时登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进士,会试第68名,殿试为三甲225名,赐同进士出身,同年即授宝丰知县,“性戆直,果敢有为,冰操自历,属吏清风”,祀宝丰县名宦祠。
万历六年(1578年)任平山知县,万历三十四年任鲁山县知县,修鲁山城池。后升任四川保宁府知府,时监司有人蜚语中伤,遂谢政归乡。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春卒,寿年七十有六。崇祯三年(1630年)祀泽州乡贤。生有三子,分别是苗有土,苗广土和苗胙土,苗胙土成就三子最高。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苗胙土
苗胙土(1589年—1646年),字叔康,号晋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戊午科举人,列第二十七名;天启二年(1622年)登壬戌科进士,会试第297名,殿试二甲58名,赐进士出身,刑部观政;天启四年(1624年)四月授户部福建司主事,崇祯九年担任佥都御史、郧阳巡抚,称为正二品大员,达到了其事业的顶峰。
苗胙土曾平定邓玘兵变,又督兵在今湖北、河南一带和起义军多次作战,并在荆州取得大捷,斩首2000余人。顺治二年三月,时任山西巡抚马国柱向朝廷推荐苗胙土,于是苗胙土应诏出山,被授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顺治三年(1646年)卒,享年五十七。
著有《汉滨旧话》、《抚郧杂录》、《解鞍小录》、《新饷志》等。苗胙土有子二人,苗士寅和苗士容。苗士寅是监生,做过四川安县知县,苗士容则是武举人。乾隆朝苗家还出了一个著名诗人苗令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