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种姓中的名人很多,《汉书》中记载的有:种兢、 种邵、种拂、种辑等,其中种邵是洛阳人,在 献帝时曾做过益州刺使。唐代有种如愿。宋代有种世衡、种放、 种谔、种朴。明代有南宫知县、 咸宁人种 云龙、宁夏参将种兴,及宁夏总兵种勋。
仲山甫:周宣王时卿士,食采于樊……佐成中兴之治。仲山甫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后裔,虽家世显赫,但他本人却是一介平民。早年务农经商,在农人和工商业者中部有很高威望。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受举荐入王室,任卿士(相当于后世的宰相),位居百官之首,封地为樊,从此以樊为姓,为樊姓始祖,所以又叫“樊仲山甫”、“樊仲山”、“樊穆仲”。《诗经·大雅·崧高》说:只有仲山甫和申伯是国家的栋梁。《诗经·大雅·燕民》是专门颂扬仲山甫的诗歌,他品德高尚,为人师表,不侮鳏寡,不畏强暴,总揽王命,颁布政令,天子有过,他来纠正等等。
种 暠(皓):字景伯,河南省洛阳人,仲山甫之后。中国历史名相(中国宰相录有记载)。有二子: 种岱,种拂,孙 种劭(种佛子)。 种辑为种家别支(也是种暠之后),均为东汉大将。《后汉书·卷五十六种暠传》载。
种 岱:字公祖。好学养志。 举孝廉、茂才,辟公俯,皆不就。公车特征,病卒。《后汉书卷五十六种岱传》
种 佛:字颖伯。初为司隶从事,拜宛令。时 南阳郡吏好因 休沐,游戏市里,为百姓所患。拂出逢之,愧其心,自是莫敢出者。政有能名,累迁 光禄大夫。初平元年,代 荀爽为司空( 济南府)。明年,地震策免。 李傕、郭汜之乱, 长安城溃,百官多避兵冲。拂挥口而出:“为国大臣,不能 止戈除暴,致使去欲何之!”遂战而死。子邵。
种 邵:字 申甫,少知名。中平末,为 谏议大夫。献帝即位,拜邵为侍中。卓既口权,而恶邵强力,遂左传议郎,出为益.凉二州刺史。会之职。服终,征为少府.大鸿胪,皆辞不受,曰:“昔我先父以身殉国,吾为国子,不能除残复怨,何面目朝觐明主哉!”遂与 马腾、 韩遂及议大夫 马宇共攻李傕、郭汜,以报其仇。战死在 长平观下。
种 辑:后汉帝时,为 长水校尉。建安四年,与 车骑将军 董承、昭信将军 王子服、 吴硕、王义郎、接 汉献帝旨除操。衣带诏事发,大骂操曰;“忠臣不怕死,吾等死作汉鬼,强似你阿附国贼。”建安五正月年被操杀并株连三族。《后汉书·献帝纪》
种 兢:字奉高,生卒不详。汉代(公元89年汉和帝 刘肇)任洛阳令,《隶续》卷十二载。汉永元四年时任洛阳令种兢,因受 班固家奴醉酒侮辱,为报复收捕了班固《资治通监四十八卷》载。修韩勃 孔庙时,河南洛阳令种兢字奉高捐五百,《韩勃孔庙碑阴》载。
种如愿:唐代行军总管 刘弘基军中之大将,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七月十八日甲寅袭 王世充河阳城(袭河阳城之战)焚毁其河桥得胜而还,后调守 晋州。
种时光:南唐金天福八年(公元943年),南唐帝.烈祖 李异的夫人,后封郡夫人为皇太妈,其子南唐 保宁王李景迈。《资治通鉴卷二五八三》载。
种道人: 宋高宗绍兴间 临安相士,诗人。事见《夷坚三志·辛卷》第四,
种 斌:济南知府, 宋宁宗四十五年(公元1239年) 宋史本纪第四十载。
种 诩:宋吏部令史,后调补长安主簿。(可考证,已知有三子:种昭衍、 种放、种汶,种汶被授为‘秘书省正字’孙: 种世衡、种世雍、种世才 孟州司马)
种 放:(公元955-年--卒于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著名道士、画家,易学家,教育家,诗人字名逸(《郡斋读书志》作明逸。此从宋史本传),自称隐士,云溪醉候,河南省洛阳人。《书史会要》卷六载。居 华山,为 陈抟弟子。宋真宗时(998—1022年)曾为左司谏,深受真宗赏识。他精通道学,又善书画,有名画《山居图》和诗句传世。南宋 朱霞(约1127年前后生存)著《汉上易解》云:“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木 穆修、 修传 李之才,之才传 邵雍”。沉默好学,七岁能属文。父令举进士,辞道:业未成,不可妄动)。住来嵩、华间,慨然有山林意。及父卒,奉母隐 终南山,以讲习为业,凡三十年。咸平中(公元1001年左右)征赴阙,累拜给事中,迁 工部侍郎。后真宗召为左司谏,辞归山。一日晨起服道衣,聚诸生列饮,取平生所作章疏,悉焚之,酒数行而卒。诏赠 工部尚书。放好为诗歌,有集六卷,《 文献通考》又有《蒙书》十卷及《嗣禹说表·孟子》上下篇、《太乙祠录》等,并行于世。《宋史卷四五七,种放传》载。种放终身未娶,无子嗣,卒,年六十。侄 种世衡。
种 汶:任秘书省正字(监掌古今经籍图书、国史实录、天文历数之事,仇典籍,判正讹谬。)
种世衡:(985~1045) 字仲平,洛阳人,中国北宋军事统帅(中国历史军事统帅中,种世衡排在147名)。书画天才(有《枣龟》画存世)。有八子诂、诊、谘、咏、谔、所(说)、记、谊。《 宋朝事实类苑》卷56‘种世衡’条),其中诂、诊、谔、谊为宋朝大将颇有战功,种昭衍、种记并无显赫事迹。孙 种朴(谔之子)、 种师道、种师中(均为记之子)、种师闵。曾孙种浩、种溪、种洌、种浤。玄孙种彦崇、种彦崧。
种世才:任孟州司马(孟州;位于今天焦作市西南)
种 诂:字大质。宋代名将。少慕从祖放为人,不事科举。当任官,辞以与弟,时称“小隐君”。世衡卒,录古为天兴尉,累转西京左藏库副使、泾原路都监、知原州、又徙鄜、隰二州,卒,年七十。
种 诊:宋代名将,洛阳(今属河南)人。英宗治平二(1065),为 殿中丞,除洛苑副使、充环庆路都监(《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一一)。神宗熙宁三年(1070),知环州(《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五)。元丰四年(1081),知 镇戎军。六年,充 永兴军路兵马都钤辖
种 谔:(1027年—1083年),字子正,洛阳人,宋代名将(老种经略相公),世代守宋夏边境。以 父任累官左藏库副使,延帅陆诜荐知青涧城。其人熟悉边情,性烈骁勇,谔善驭士卒,临敌出奇,战必胜,屡建战功,此时积怒在胸,主张再次讨伐 西夏,雪“灵州丧师”之耻:“今之兴功,当自银州始,其次迁寡州于 乌延,又其次修 夏州。三郡鼎峙,则 横山之地已囊括其中。又其次修盐州,则横山 强兵、 战马、山泽之利,尽归中国,其势居高俯视兴州、灵州,可以直覆西夏巢穴,迁东上阁门使、文州刺史、知泾州、后官至 经略安抚使、 鄜延道总管。在 永乐城之战中与 徐禧、 李舜举等一起战死《种太尉传》。
种 谊:字寿翁,宋代名将。熙宁中,古入对,神宗问其家世,命谊以官。从 高遵裕复洮、岷,又 平山后羌,至熙河副将。谊倜傥有气节,喜读书。莅军整严,令一下,死不敢避;遇敌,度不胜不出,故每战未尝负败。拜西上阁门使、 康州刺史,徙知鄜州。迁东上阁门使、保州团练使,卒,年五十五。
种 咏:宋代名将(宋宗二---三年).八月已卯,夏人犯大顺城,知 庆州李复圭以方略授环庆路钤辖 李信、庆州东路都巡检 刘甫、监押种咏出战,兵少取败。 复圭诬信等违其节制,斩信及刘甫,种咏死于狱。冬十月丙子,知庆州 李复圭擅兴兵败绩,诬 裨将李信、刘甫、种咏以死,御史劾之,贬保静军节度副使。
种 朴:宋代名将,知环州,元符二年(公元 1099 年),又举兵攻占青唐(今青海 西宁),以青唐为鄯州,邈川(今青海乐都)为湟州,却遭 吐蕃族的反抗,宋将种朴阵亡
种师道:(1051年-1126年)小种经略相公,北宋名将。(中国历史军事统帅中,种师道排在145名)。字彝叔,初名建中,避徽宗年号改为师极,诏赐今名,洛阳(今属河南)人。世衡孙。少从张载学。以荫补三班奉职,易文阶,为熙州推官,权知同谷县。累擢提举 秦凤路 常平,知 德顺军。坐尝议役法忤蔡京意,入党籍, 屏废十馀年。起知 怀德军,历知 西安州、渭州,进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拜保静军 节度使。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责致仕(《宋史》卷二二《徽宗本纪四》)。又起知宪州、环州,俄还保静军节度使,复致仕。七年,金人南下,召为检校少保、 静难军节度使、河东 河北路制置使兼都统制(《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六四)。钦宗靖康元年,加检校少傅,同知 枢密院事,为京畿、河北、 河东路 宣抚使。金师退,罢为中太一宫使。复加检校少师,进太尉,换节镇洮军,为河北、河东宣抚使。以病卒,年七十六。谥忠宪。《宋史》卷三三五、《 东都事略》卷一○七有传。
种师中:字端孺。宋代名将,历知环、滨、 邠州、 庆阳府、 秦州,侍卫步军马军副都指挥使、 房州观察使,奉宁军承宣使。 太原保卫战,师中独以麾下死战,自卯至巳,士卒发 神臂弓射退金兵,而赏赍不及,皆愤怨散去,所留者才百人。师中身被四创,力疾斗死(公元1126年四月)。师中 老成持重,为时名将,诸军自是气夺。刘韐言:“师中闻命即行,奋不顾身,虽古忠臣,不过也。”请加优赠,以劝死国者。诏赠少师,谥曰庄愍。 种师闵:宋代名将,公元1126年8月(宋靖康元年)领军四万与金军交战于河北 井陉,在与金将金斡离木对阵时殉国。
种 溪:阁门祗侯
种 浩:官迪功郎
种 浤:义郎合门祗候。
种 兴:明代宁夏参将,天顺元年四月乙卯(公元1457年4月),孛来寇宁夏,参将种兴战死。
种云龙:明代南宫知县,咸宁人(武汉)
种 勋: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宁夏总兵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