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想爱国护家之事。国乃家之根本,爱国至上,代代不忘;家乃国之组成,护家兴族,世世相传。毕氏家族多有齐家治国兴天下之贤才,后辈要绵延此祖风,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民族。要切记,能想国家大事者,方有鸿鹄之志,方出栋梁之材。后辈立世要记清,要先国家后家族,先家族后个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家族利益高于个人,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家族利益,要像珍惜自己生命一样珍惜骨肉亲情。
二、治家之道讲求和谐。家和万事兴,家事如国事,和谐排第一。我先辈素以忠孝传家、家族和睦著称。后世居家要切记,“百善孝为先”,要敬祖、孝亲、睦族,做到父慈子孝、姑爱妇敬、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夫妻恩爱、妯娌和睦,骨肉同心,互谅互敬,尊老爱幼,不离不弃。子女尽孝要及时,精神上给老人以温暖,生活上给老人以照顾;老人也体谅儿女的难处和辛苦,全家人有利于团结和谐的事多办,不利于团结和谐的事不办,切不可滋事生非,吵嘴弄气。
三、兴家之道在于勤。勤劳是财富之母,是创造之源。我祖上素有“勤以立志,俭以养德”的风范。后世居家要切记,只有艰苦奋斗,勤劳节俭才能旺族兴家。祖上创业不容易,后人守业更艰辛。前辈有产应珍惜,前辈无产非孬事,可使后人立志、思变、图强,白手起家,这叫“不怕家景贫,就怕人不勤”。年轻时贫穷不是坏事,吃苦受罪不是坏事,挫折失败也不是坏事,它能锻炼人的意志,增长人的才干,这些关口若都能闯过,世上已无难事,兴家也会水到渠成。
四、立身之道重操守名节。后世立身要切记,“百行德为首”。要坚持真理,弘扬正义,正心修身,陶冶情操,爱惜名节,戒除陋习,养成:(一)、无私的胸襟。“私”是万恶之源,无私是养德的最高境界。无私才被物欲左右,才不做亏心事,才不贪、不沾、不争、不抢,不损公肥私,不损人利己,才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二)、宽阔的心地。为人善良、俭朴、谦逊、聪敏,待人谦和、恭敬、宽容、惠施,忠厚诚实,宽宏大量,小事常糊涂一点,能以德报怨,能忍常人之不能忍,让常人之不能让。(三)、善良的品行。以积德行善为座右铭,有为众人之心,心存善念,口出善言,躬行善事,散财赈恤,怜困扶贫,解人危难,成人之美。切记,害人之心不可有,帮人之心不可缺,世间最受尊敬的人,不一定是最尊贵、最富有、最有本事的人,而一定是对别人帮助最多的人。(四)、乐观的心境。愉悦处事,乐观一生,既能知足常乐,又能助人为乐;平安守分,清心寡欲,视名利为过眼烟云,视钱财为身外之物,不做非份之事,不争无妄之财;心态平衡,凡事顺应自然,“大事难事”担得起,“逆境顺境”受得了,“荣辱喜怒”不受惊,能想得开、放得下,能闯过“酒色财气”四关,能忘掉该忘之事,轻轻松松地生活。
五、处事之道,谦恭礼让。为人诚实,信守诺言,实事求是,克己敬人,与人交往肯吃亏不求沾光,肯忍让不求强梁,施人不相记,帮人不求报,受恩勿相忘,当以涌泉报,宁可让别人欠你人情,不可欠别人人情。能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你要想别人怎样待你,你首先做到怎样待人,要想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自己去尊重别人的人格、言论、举止、习惯,去学会欣赏和夸赞别人。要学会广交朋友,要切记多个朋友多条路,树个敌人多堵墙,多储存友情比多储存金钱更有用。
六、邻里相处,互敬互谅。邻居百舍,宅相连地相接,前辈有情,后世有缘,是最不可得罪之人,又是最不容易相处之人。邻居之间难免有些纠纷,切不可斤斤计较,争个家长里短,应做到田亩相交不争地垄边,宅基相连能让“三尺巷”,只求有个四邻安,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七、待人接物,礼貌至上。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说教甚多。后世要常记,我敬人一尺,人敬我一丈。笑脸迎人三冬暖,恶语讥讽六月寒,不笑人之短缺,不讥人之贫寒,待人谦逊而不骄矜,待人以诚实而不奸诈,待人宽容而不狭隘。进门都是客,见面三分情,不论尊卑贫富,即使是不速之客,即使是得罪过自己的人,都能笑脸相迎,好言相待,特别对身边不起眼的人,同样倍加礼遇,要设法给别人下台阶,要能巧妙地保住别人的面子。
八、兴家旺族在教化。国家兴靠人才,家族兴也靠人才,培贤育才是兴家旺族之先务,千事万事此事最大。后辈兴家要切记,再穷不能穷学生,再难不能忘育人。对后人要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我希望后辈能辈辈有能人,代代出才俊,要能人才辈出,一代更比一代强,为齐家、为治国、为兴天下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