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始祖

11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4][5]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和太原的两大王姓望族。

1.jpg

王问 《慧山寺示僧诗》纸本 行楷书 31.4×764.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作品

此卷为王问自撰并书示慧山寺僧诗。字如拳大,行中兼楷,风骨遒劲,有东坡遗风。

释文:

《慧山寺示僧》 绣岭白云深,连峰檞树阴。溪深不辨路,昼静每关门。渐觉桑麻长,都无人世喧。闲来理残篋,只有道书存。

《过谈氏隐居》 独泛子猷棹,来寻处士村。秋来苍耳径,山下旧禅林。香黍分僧供,明灯见佛心。愧非玄度约,常过虎桥寻。 

款署:仲山王问书于来凤堂。 

钤印:王氏子裕(朱文) 

{page}

1.jpg

王问 《行书五律诗扇》金笺行书 16×48.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自惬远游意,何嗟行路难。沿流见奇石,竟日下长滩。江草已全碧,渚花将欲残。衡湘未可即,遥羡双飞翰。 

款署:仲山王问书。

0.1386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