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公(1701~1766)字圭,续接高源前山的三十一世,雁行谟百三五,幼随母居古县渡蔡家。民国三十三年(1944)甲申届荣名在谱序中赞圭公曰:“由孤寡而至子孙繁盛,由贫苦而创造伟大家业,犹能推行仁义,讲究重义。可谓家族英雄。”
文周公(1754~1825)字西兴。在明公次子。道光元年(1821)奉旨覃恩钦赐八品冠带荣封。
文佑公(1760~1827)字福兴,在明公幼子。号锡亭。道光七年(1827)奉旨钦授乡饮大宾,貤赠文林郎。
国珍公(1787~1859)字振家,号璞齐,文佑公长。嘉庆二十四年(1819)奉旨钦授国学贡元,例赠文林郎。
国华公(1795~1855)字振祥,号心齐,文佑公的幼长。雁行训二五二。咸丰五年(1855)奉旨覃恩钦赐七品官带荣封。
国泰公(1797~1858)字振芳,文佑公幼子,入继文第公名下为嗣。道光廿七年奉旨覃恩钦赐八品冠带。
国春公(1799~1838)字振茂号瑞齐,雁行萭八四。鄱阳县学修生。
国严公(1798~1863)字振彩,雁行训二五六。德配刘氏生子,侧室陈氏生七子。
月明公(1806~1847)字镜予,号朗山,国珍公长子,道光六年(1826)丙戌县试冠軍,次年丁亥府试第二名,秦大宗师福取入邑庠生,道光十四年甲午乡试中三十九名举人,道光十五年乙未科会试四次未中,道光廿四年甲辰科大挑二等郎,选儒学教谕,勅授文林郎。卒葬高源王家启。
天明公(1809~1855)字求予,号朔山,国珍公的次子。鄱阳县学修生。
光明公(1814~1891)字起予,号期山,国珍公三子,派行蕙六二。勅授国学贡元。
显明公(1830~1898)字耀予,号灵山,国春公四子,咸丰七年军功议叙六品衔,候补分府。
云龙公(1832~1889)字纯生,学名裕祖,月明公的次子,派行蓂七二。军功议叙六品衔,候补分府。同治三年补拔国学贡元 。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届十修族谱主修。
兴和公(1934~2013)字惟普,中共党员,1956年3月应征入伍,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少尉军衔。转业回乡曾任古南集镇长。1992年当选鄱阳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