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繁衍

  先秦时期,闫姓一直活动在河北、河南、山西一带。秦汉时,闫姓西迁陕西、甘肃,进而入四川,向东抵达山东,北移河北、内蒙古。在唐朝,闫姓在山西发展迅速,成为太原郡十大著名姓氏之一。唐宋以后闫姓开始在江南出现。

  宋朝时期,闫姓大约近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5%,排在第七十四位。四川为闫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闫姓总人口的1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山东、河南、陕西,这四省闫姓占闫姓总人口的66%,其次分布于河北、山西,这二省的闫姓又集中了16%。闫姓人口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全国形成了西部川秦、东部豫鲁两大闫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闫姓大约近1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二十位以后。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闫姓人口增长是负值。这与北方地区长期战乱,尤其是元朝的野蛮统治有密切关系。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体在北方的人群,闫姓是北方地区姓氏,自然受到最惨重的损失。山西为闫姓第一大省,约占闫姓总人口的49%。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山东、河北、河南,这四省闫姓大约占闫姓总人口的95%。宋元明时期,闫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西向东迁移,全国闫姓的分布集中向晋、鲁、冀、豫地区收缩。

  当代闫姓的人口已达490多万,为全国第五十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5%。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闫姓人口由12万激增到近490多万,增长了25倍之多,闫姓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闫姓人口增长率是呈V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河北、山西四省,大约占闫姓总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安徽、黑龙江、甘肃、陕西、辽宁,这五省又集中了27%。河南居住了闫姓总人口的16%,为闫姓第一大省。全国的闫姓分布的高比率区在豫鲁冀和陇西。在近600年间,闫姓人口主要的流动方向是由中原向西部、东部的回迁,向南方的移民较少。闫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闫姓在长江以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在豫晋鲁、冀京津、内蒙古大部、陕甘大部、宁夏、鄂皖苏北部、辽宁西部、青海东北部、辽宁大部、黑龙江中部,闫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5%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2.8%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0.8%,居住了大约72%的闫姓人群。在青海湖以东、长江以北的其他地区,闫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25%--0.5%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4.3%,居住了大约17%的闫姓人群。

0.1353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