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三槐世泽1;两晋家声2。
注释:1北宋兵部侍郎王祜,字景叔,有文名,宋太宗谓其文章“晴节兼著”。祜尝手植三槐于庭。预言“吾子孙必有三公者”。后次子旦位宰相。时称“王氏三槐”。
2指晋代有“书圣”之称的书法家王羲之及其子书法家王献之。献之与羲之齐名,有“二王”之称。
*家传乌巷3;古继青箱4。
注释:3东晋王氏望族居乌衣巷。
4《宋书.王淮之传》:“家世相传,并诸江左旧事,缄之青箱,世人谓之青箱学。”旧因指世代相传的家学。“古继”,指晋代简文帝死后,“群臣疑惑”,当时在朝任廷尉的王彪之视为维护世袭贯彻“青箱学”的典范。
*传家节操同松竹5。报国功勋并斗山6。
注释:5王氏节义堂联。上联说王氏家族有松竹般的节操。
6下联说王氏家族人才辈出,不少人为国为民建过功、立过业,有斗岳般的功勋。
*黄槐绿竹宜新植7;紫燕红鹅说旧家8。
注释:7指王祜植槐与王献之爱竹之事。
8指王谢抚燕和王羲之爱鹅的典故。
*对联喜帖右军墨9;春意乐赋摩诘诗10。
注释:9晋升代书圣王羲之,曾任过右军将军。
10唐代诗人王维(701-760),字摩诘。他一生写的山不田园诗很多。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秋水落霞惊四座11;桐花栖凤报群贤12。
注释:11唐代文学家王勃(650-676),少时即才华出众。十四岁应举及第。为“初唐四杰”之一。所写《滕王阁序》,为其代表作。其中“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语震惊四座,脍炙人口。
12此指清代诗人、刑部尚书王士祯(字贻上、号渔洋山人)的故事。
*碧纱条笼护诗人草13;金带围开宰相花14。
注释:13上联指唐代大臣王播(759-830)的故事。
14下联包纳宋代尚书左仆射、岐国公王珪及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荆国公王安石二人一故事。
*千里荷花开世界15;一杯美酒对湖山16。
注释:15为唐代诗人王湾的诗句。
16为宋代诗人王庭珪的诗句。
*天下文章,莫大乎是;一时贤士,多从游之17。
注释:17本联是指清代大臣、诗人王士祯(1641-1711)。擅古文、工诗。其诗以神韵为宗,被奉为清初数十年诗坛正宗。其文多有可传,师从者众。
*手植庭槐,伫应三公佳兆18;
才称珠树,雄居四杰先班19。
注释:18见注1。
19见注11。
*一经传旧德;五字耀英才20。
注释:20清代吏部员外郎、书法家王澍(1668-1743),撰书联。王澍,字若林,号虚舟。江苏金坛人。有《古今法帖考》、《虚舟题跋》等。
*天收运召沧江客;兵气销为日月光21。
注释:21清代金石学家王懿荣(1845-1900)撰书联。王懿荣,字正儒,又字莲生或廉生,山东福山人。光绪进士,官至国子监察酒。甲骨文最早发现即是他和刘鹗二人,著有《天壤阁杂记》。
*秋月春花,当前佳句;书法名画,宿世良朋22。
注释:22清代云南临安知府、诗人、书法家王文治(1730-1802)撰书联。
*语为吉祥滋厚福;心缘谨慎历亨衢23。
注释:23清代乾隆进士、刑部右侍郎、学者兼文学家王昶撰书联。
*淡如秋水闲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24。
注释:24清代大臣、诗人王士祯撰书联。
*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
教子悄两行正路,惟读惟耕25。
注释:25同24。
*愿有两眼明,多交益友;恨无十胩暇,快读奇书26。
注释:26历史名人王兰汀撰联。转引自《中国楹联鉴赏辞典》。
*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27。
注释:27清初画家王时敏(1592-1680)自题联。
*庭前刻玉称人瑞;阶上看槐庆德长28。
注释:28同1。
*笃宗族以昭雍睦;训子弟勿作非为29。
注释:29王氏名人王贞常撰书座右铭(见《王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