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姓谱》、《万姓统谱》、《世本·氏姓篇》、《古今姓氏书辨证》、《通志·氏族略》等资料所载,戚姓源于姬姓孙氏,起源于春秋时期,戚姓的始祖是卫国大夫孙林父。
戚姓应该是一个具有3000年历史的古老姓氏。在中国人口当中,当今姓“戚”的人口不多。但是,这个少数姓氏却在明朝出现了一个鼎鼎大名的抗倭大将戚继光。 戚姓是发源在中国北方的一个姓氏,关于戚姓的来源,据《万姓统谱》上有这样的记载:“卫大夫孙林父食采于戚,其支庶以为氏,望出东海。”由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戚姓是源自春秋时代的卫国,以封地为姓,后来,成为山东、江苏两省交界处东海的望族。另有一说是卫大夫孙林父当初被封的采邑“戚”地并不在山东境内,而是在河南省。在《春秋》一书上有这样的记载:“公孙敖会晋侯于戚。”书中并附注说:“戚,卫邑。”这个地方是后来中国戚姓的发源地。河南省濮阳县还保存着古戚城的遗址。故戚氏后人奉孙林父为戚姓的得姓始祖
戚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二百二十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二百十四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十三位,人口约四十四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8%左右。
1、出自姬姓。据《万姓统谱》、《姓氏考略》及《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春秋时卫大夫孙林父食采于戚(故城在今河南濮阳北戚城),其支庶以邑为氏。此支详情:黄帝--玄嚣--桥极--帝喾--弃--不窟--鞠---公刘 --庆节--皇仆 -- 差弗 -- 毁渝 --公非 --高圉 -- 亚圉 --公叔祖类 --古公禀父-- 公季-- 昌(即周文王)-----康叔(文王第八子,公元前1042年在朝歌建立卫国)------ 康伯-----考伯---- 嗣伯--疌伯 ------靖伯------- 贞伯----- 顷侯------釐侯------武公(公元前813--前758)----惠孙(武公之子) ....林父(惠孙七世孙)---戚
2、出自子姓。春秋时宋公族之后有戚姓。 3、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来。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景颇族泡戚氏,汉姓为戚;今满、蒙古、回、白、苗、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