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

李媛媛 1998.9.26 学历:大专(现就读于青岛恒星科技技术学院)无配偶

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

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世人说唐朝大诗人李白,少年求学的时候,长期读书没有成果,打算放弃。

渡过了小溪,看见河边有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棍。李白好奇的问:“老婆婆,您磨铁棍做什么呀?”

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的针。”

李白吃惊的说:“哎呀!即便是一般的铁棍,也难以磨成那么细的绣花针,您怎么还偏偏找了根鸭蛋粗的铁棍,就算是像我这样的年轻人,磨一辈子也未必能把这根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啊!”

老婆婆笑呵呵的说道:“哈哈哈,小朋友你有所不知,家中只有我手里的这一根铁棍,这还是我当年风华正茂之时,一直没有用过,留下来没打磨过的,原打算作为厨房做饭之需的烧火棍呢。而且,我并不担心自己会空耗岁月,也没有什么到头来白忙一场的无聊杂念,只要我还活着一天,就会坚持不懈一天,把自己这根铁棍磨的比昨天更细那么一点,最后自然就磨成绣花针了嘛。”

李白听后很有感触,想到自身的缺陷其实是可以用持之以恒的刻苦来弥补的,如此一把年纪的老人都能有信心去做看起来希望渺茫的事情,我怎么可以因一时的挫折就随便半途而废,放弃所追求的理想呢,于是马上返身回到学院继续读书。

一年之后,李白再次下山,找到那位老婆婆,在感谢对自己指点的同时,也看到那根铁棍真的细了很多。

若干年后,李白终不负天赋才华,写下大量流芳千古的不朽诗篇。

11“嚓,嚓,嚓,家中的故事作文.”圆珠笔和纸摩擦的声音不时传出.书桌前,正在埋头写作文的我也在回忆成长的故事……
前年暑假,妈妈到澳大利亚考察去了.家中只剩下我和爸爸两人.有一天,爸爸为我准备好了饭菜就上班去了.到中午时,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我忽然觉得十分口渴,我便拿起了杯子去倒水.我来到饮水机前,准备倒水,可饮水机里一点水也没有.此时的我口渴难耐,忍不住抱怨了几句:“爸爸也真是的,其它什么都准备好了,就……”既是这样,我先把水桶抱下再说吧!我暗暗地想.在抱下水桶的同时,我偶然地发现了叫水的电话号码.于是,我便来到电话机前,伸手拨下了号码.这时,电话里传出一个亲切的声音:“喂,这里是东礁水站.”我立即答道:“阿姨,我要一桶正广和水,我家在XX新村XX号602室.”那阿姨告诉我,十分钟后送到,我便耐心地等着.十分钟刚过,楼梯上响起一阵脚步声.我立即开了门,可惜是隔壁的.我刚关上门,心里就担心起来:家里的门铃坏了,万一他弄错了人家怎么办呢?于是我便打开门,搬了一个小凳子,坐在门口等待.
又过了两分钟,送水人低着头,扛着水上来.我付了钱请那送水人把水桶帮我装上,我立即到了一杯水,喝下去以后,心里甜滋滋的
爸爸后来后,问:“水是谁叫的?”我连忙说:“爸爸,是我叫的!”爸爸高兴地翘起大拇指说:“咱们地一敏也会当家了!”面对爸爸的夸奖,我骄傲的说:“爸爸,你再也不能把我当小孩子看待,我已经长大了.”自从那件事以后,我的爸妈真的把我当作“大人”了.当然,我也应该不断努力,表现出我的成熟与水平,让他们更放心!
0.0727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