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李茂贞墓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陵园乡陵园村,从2001年开始,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对其进行科学发掘和资料整理,共发现瓷器、陶器、铜器、铁器、石器等各种文物共七百三十五件(组),其中铜器绝大多数鎏金。1982年6月15日列为宝鸡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9月确立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李茂贞墓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造特点
李茂贞墓以唐代帝王墓葬形制而修建。位于陵园东北侧的李茂贞寝宫,除前室、中室用石条砌筑外,其余均为青砖砌成,其建筑规模在已发掘的唐代陵墓中并不多见。王妃刘氏寝宫墓道尽头的端门建造做工精细,用青砖雕刻出的门窗、护栏、筒瓦和人物,栩栩如生。在后室四周墙壁,当年所绘壁画依稀可见,局部色彩完好。
有关资料显示,该王陵中的端门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砖砌端门,砖雕中的“两人轿子图”、“八人轿子图”在其他地方均未发现过。
原墓冢封土面积约达2000多平方米,因各种原因损蚀,今仅存低平丘冢,封土高仅3米左右。墓前原有陪葬墓一座,石人、石狮各一对,及石羊等石刻,现仅存石狮一只,石人一个(上部残)。
墓主
李茂贞(856年—924年),原名宋文通,字正臣,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唐末藩镇军阀,五代时期岐王。曾经开岐王府,妻称皇后,各种仪示都跟皇帝一样。后向后唐称臣,封秦王。
孝顺父母
百行莫大于孝。父母之德,昊天罔极,欲如古人之孝心纯笃,感格神明固难言之矣。然菽水承欢,随分可以自尽。若游手好闲,不顾父母之养与溺爱,妻子置父母若为乌有也者,灭其天性悖逆辱骂,此人伦之大变,其父母通于家长,家长禀之族属,俟谒祖日经公责惩,谱牒上书不孝二字,虽后有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尊敬长上
家庭之内,尊卑长幼,原自秩然。礼曰:倍年以长,以父事之,十年以长,以兄事之。是一家之尊长,皆当事以父兄也。近日凶傲子弟,犯尊犯齿,或以强而凌弱,或以众而暴寡。嗣后吾族子孙,有言觸犯,本支可以理处。甚至肆凶灭伦,务必经族责罚。倘恃财挟势,以理**,送有司以政其罪。
教训子孙
子孙成败,实关家门。家门盛衰,端由教训。语云:养不教,父之过。凡有弟子者,即在蒙养之初,务择名师教以诗书,薰陶涵育,久之自化。庶不中而中,不才而才,夫何难扬名显亲,以为宗族光。即或时运不齐,未能名登仕籍,亦不致縱欲败度,流入匪类。此教之所以成,而家之所以益盛也。岂不幸哉!
男女嫁娶
礼重婚姻伦道之始,朱陈世好,至今传为美谈。女嫁男婚,安可不求门户相对?且同姓结婚,律有严禁。姦滛拐夺,国有常刑。近见巨族往往有之,因家纲不肃故也。嗣后各支有犯此者,选追谱牒后,经有司其房长,亦当绳以家法,倘势不能阻,先通族属免罪。
伤风败俗
夫妇人伦之始,闺门万化之原,男女不同食,不共席,授受不亲,礼重别嫌。况一家之中,原是一脉流传,岂可**灭纪。若縱慾行淫,丑声外著,上不可以对祖宗,下不可以示后世。以此狂疾丧心,寡廉鲜恥之徒,必以家法治罪,谱牒斥逐。
踰闲荡检
人生在世,是艺可以活生。其不列人羣者,一如碍道之荆棘。为窃为盗,必至披枷带锁,牵连无辜,灭门败户,玷辱先人。子孙倘有不肖,父兄必潛加教育,使其改行易辙,安分守己。若事已败露,万难解回,先削其谱,后除其名。
继立后嗣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宗族有乏嗣者,许令兄之次子为之承继,如胞兄弟无子可继,许令堂兄弟之子继之,谓之因继。如因继不堪承祧,另择族中材质明敏者继之,谓之爱继。若随母之子异姓之儿,因继如无否认,虽许登诸谱牒,只准修载养子,免乱宗支。
男女招赘
女生外向,岂容同居夺山水秀,遗子孙患。各支有爱恤女者,多粧奁以嫁之可也,不得给授屋基,如有违者,照爱子忘亲例惩责。
出母复返
母出与庙,绝不许复登祖堂,奚敢安葬祖山?即怜母苦无靠,只可给以费用,无私复返安葬祖山之理。
掌管谱牒
谱牒上承宗祧,下垂奕冀,乃传家之至宝也。吾宗族至今复行修辑,凡各族执事者与有力焉。务要爱惜收存如珠。各分必择分尊年长忠厚老成之人,轮流掌管,不时捡阅晒晾,倘有油污、雨漏、虫蠧、鼠咬、更改、损坏,族众责罚,决不轻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