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祖父的轶事

曾祖父八岁被送入王氏家族的私塾,开始了读书生涯,念的书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庄农杂志,唐诗三百首,论语,孟子,中庸,大学等整整用去了六年时光,曾祖父天资聪明能干,年年考第一,是王老师的得意门徒弟子,而且还替代老师教一年级儿童,所以王老师有诗一首赞曰:

      绿树乌鸦啼树荫,儿童朗读好清音。

      赵钱孙李周吴郑,天地玄黄宇宙人。

      诸子百家争鸣后,齐家治国保民春。

      聪明能干后来者,纳履留侯郭继芬。

      后来曾祖父在家里头悬梁,锥刺股,夜以继日忍受十年寒窗之苦,想入非非,欲通过乡试,‘县试’去考举人与秀才,走升官发财光宗耀祖之路。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高祖久病在床,家庭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了曾祖父的肩上,大势所趋,环境是决定人的命运因素,曾祖父就跟班跑运输,押车的就相当于今天的运输公司的总经理,因为经手钱财,必须是自己的亲信操作,于是这重担自然就责无旁贷落在曾祖的身上。

      此时的曾祖已经成了风流倜傥的青年,一条油光发亮的长辫子,缎子帽盔,珊瑚顶珠,翡翠帽证,缎子马褂,绸面长袍,斜襟铜钮,脚蹬黑靴,手拿折扇,真是一副大家公子的派头儿……

      我家的花轱辘三套枣红马的大车是闻名遐迩的。第一:车老板赶车的技术水平高,绰号“神鞭李”,鞭梢头又狠又准,打香火头,打飞燕百发百中。如果生活在现代可以登台表演他的‘鞭技’了,他的劳金水平是当时的顶峰,只有我家付得起,第二:三匹枣红马是纯种的蒙古良马,无一根‘‘杂毛’,浑身火炭一样红,跑起来四蹄生风,也只有在“神鞭李”的驱赶下才能发挥其勃勃英姿。第三:我家的车是那个年代最为先进的,帶轴承的胶皮轱辘,质地最为高级的。

      开始是商人们租用,专门的‘跑江东’,来回二十天,曾祖积累了一大笔银两,就自己买货,比如布匹,日用品,运到榆树县,德惠,双城一带批发销售,回来又批发皮毛,山货一类此地短缺的产品,又批发出去,两头挣钱。


0.0813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