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 | 作 者 全 名 | 及 第 年 | 简介 |
宋 | 廖偁 | 天禧进士 | 衡山人。天禧进士。好古,能文章。 |
朝代 | 姓名 | 年份 | 简介 |
明 | 廖 纯 | 成化十七年(1481年)辛丑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明 | 廖 俊 | 正统十三年(1448年)戊辰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明 | 廖 谟 | 永乐十三年(1415年)乙未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明 | 廖 铉 | 成化十七年(1481年)辛丑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明 | 廖 恂 | 宣德八年(1433年)癸丑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明 | 廖 中 | 成化十一年(1475年)乙未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明 | 廖 庄 | 宣德五年(1430年)庚戌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明 | 廖伯牛 | 永乐十九年(1421年)辛丑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明 | 廖道南 | 正德十六年(1521年)辛巳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明 | 廖德征 | 成化五年(1469年)已丑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明 | 廖 汉 | 弘治六年(1493年)癸丑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明 | 廖 纪 | 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明 | 廖 纪 | 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明 | 廖 俊 | 弘治十五年(1502年)壬戌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明 | 廖孟瞻 | 洪武十八年(1385年)乙丑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明 | 廖 庆 | 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明 | 廖 珊 | 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明 | 廖时雨 | 洪武十八年(1385年)乙丑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明 | 廖世魁 | 嘉靖十四年(1535年)乙未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明 | 廖世昭 | 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明 | 廖 悌 | 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明 | 廖天明 | 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明 | 廖希颜 | 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明 | 廖 冔 | 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明 | 廖云龙 | 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明 | 廖云腾 | 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明 | 廖自强 | 永乐十六年(1418年)戊戌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明 | 廖自显 | 正德十六年(1521年)辛巳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朝代 | 姓名 | 年份 | 简介 |
清 | 廖元发 | 顺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清 | 廖应召 | 顺治十六年(1659年)己亥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清 | 廖联翼 | 顺治十六年(1659年)己亥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清 | 廖 观 | 顺治十八年(1661年)辛丑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清 | 廖必强 | 康熙九年(1670年)庚戌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清 | 廖弘伟 | 康熙九年(1670年)庚戌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清 | 廖 琬 |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庚辰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清 | 廖赓谟 |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癸未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清 | 廖赓融 |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丙戌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清 | 廖必琦 | 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清 | 廖 贞 | 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清 | 廖笃材 | 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清 | 廖 翺 | 道光六年(1826年)丙戌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清 | 廖惟勋 | 道光十三年(1833年)癸巳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清 | 廖朝翼 | 道光十五年(1835年)乙未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清 | 廖为庸 | 道光十八年(1838年)戊戌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清 | 廖宗元 |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清 | 廖秩玮 | 咸丰二年(1852年)壬子恩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清 | 廖正亨 | 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清 | 廖坤培 | 同治元年(1862年)壬戌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清 | 廖寿恒 | 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恩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清 | 廖镜明 | 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恩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清 | 廖鹤年 | 同治四年(1865年)乙丑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清 | 廖寿丰 | 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清 | 廖廷相 | 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清 | 廖 熏 | 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清 | 廖廷珍 | 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清 | 廖 骧 | 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共 |
清 | 廖国琛 | 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清 | 廖镜伊 | 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清 | 廖 平 | 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清 | 廖凤章 |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清 | 廖允儒 |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清 | 廖基钰 |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清 | 廖鸣龙 |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清 | 廖佩珣 |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清 | 廖振矩 |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 |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清 | 廖毓英 |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
廖行之(宋)
如梦令(咏梅)
应是南枝向暖。那更青春未晚。竹外见红腮,芳意与香撩乱。肠断。肠断。无奈东风独占。
如梦令(记梦)
雨歇凉生枕罩。不梦大槐宫殿。惟对谪仙人,一笑高情眷眷。离恨。离恨。无奈晓窗杂啭。
沁园春(和苏宣教韵)
直下承当,本来能解,莫遣干休。算如今蹉过,峥嵘岁月,分阴可惜,一日三秋。
闹里偷声,日中逃影,用尽机关无少留。争知道,是沤生即水,水外无沤。
世人等是悠悠。谁著个工夫里求。但掩耳窃钟,将泥洗块,觅花空里,舐蜜刀头。
何以忙中,尻舆浸假,邀取三彭同载游。真如界,向毗卢顶上,荐取无忧。
临江仙(元宵作)
春意茫茫春色里,又还几度花期。淡晴时候尽融怡。梅腮翻白后,柳眼弄青时。
正是江城天气好,楼台灯火星移。相逢无处不相宜。轻狂行乐处,明月夜深归。
凤栖梧(寿长嫂)
吾母慈祥膺上寿。福庇吾家,近世真希有。丘嫂今年逾六九。康宁可嗣吾慈母。
我愿慈闱多福厚。更祝遐龄,与母齐长久。鸾诰聊翩双命妇。华堂千岁长生酒。
青玉案(书七里桥店)
片帆稳送扁舟去。又还踏、江湖路。回首京城旧游处。断魂南浦,满怀装恨,别后凭谁诉。
长歌击剑论心素。有志功名未应暮。自诵百僚端复许。归来犹记,东坡诗语,但草凌云赋。
减字木兰花(送别)
相从归去。行尽江吴到湘楚。欲话离怀。万事须凭酒一杯。
临歧握手。赠子一言君听否。舌在何忧。莫作人间儿女愁。
鹧鸪天(咏梅菊呈抚州葛守)
九日东篱已泛觞。陇头犹待返魂香。那知此日花神约,得得同登君子堂。
迎腊雪,傲晴霜。西湖风韵接柴桑。寿潭更酌长生水,岁岁和羹入帝乡。
丑奴儿(庆邓彦鳞生子)
一春底事多佳气,非雾非云。郁郁氲氲。端为君家诞阿兴。
庆源衮衮由高密,福有多根。百子千孙。此是元侯嫡耳孙。
点绛唇(送人归新城)
音信西来,匆匆思作东归计。别怀萦系。为个人留滞。
尊酒团栾,莫惜通宵醉。还来未。满期君至。只在初三四。
点绛唇(赠别李唐卿)
秋兴连天,又还不分秋光老。莼鲈犹好。莫落秋归后。
有底从人,上马皆东首。君知否。阳关三奏。消黯情多少。
卜算子(元夜观灯)
云破露新晴,月上输清气。最是江城有底佳,灯火人烟沸。
行乐尽欢娱,眼界尤妍媚。多少江滨解佩人,邂逅无穷意。
鹧鸪天(寿邓孺人)
畴昔君王庆诞辰。欢传金母下瑶城。只应仙子陪仙仗,却向人间作寿星。
萧史伴,更和鸣。殷勤好嗣太夫人。直须同饮长生酒,剩看芝兰照谢庭。
鹧鸪天(寿外舅)
兰谷清香入岭梅。多根应尔暖先回。腊前似得真消息,争逐尧_十叶开。
春满室,酒盈杯。百花宁许到尊罍。仙姿要是仙家伴,长为遐龄岁一来。
鹧鸪天(寿叔祖母)
曾宴瑶池万玉宫。鸾骖此日自从容。杓携鹑首坤维外,岁在降娄虎坎中。
生指李,寿方瞳。云仍今有鹊巢风。传家自得长年诀,安用人祈鹤与松。
西江月(舟中作)
绀滑一篙春水,云横几里江山。一番烟雨洗晴岚。向晓碧天如鉴。
客枕谩劳魂梦,心旌长系乡关。封姨慳与送归帆。愁对绿波肠断。
凤栖梧(寿外舅)
破腊先春梅有意。管邻年华,总在清香蕊。不逐浮花红与紫。岁寒来寿仙翁醉。
衮衮诸公名又利。谁似高标,摆却人间事。长对南枝添兴致。尊前好在三千岁。
青玉案(重九忆罗舜举)
家山此去无多路。久没个、音书去。一别而今佳节度。黄花开未,白衣到否,篱落荒凉处。
峥嵘岁月还秋暮。空腹便便无好句。菊意愆期浑未许。那堪惹恨,年来此日,长是潇潇雨。
千秋岁(寿外姑)
腊余时候,天意收寒早。梅信动,春先到。晓来湘水上,有底风光好。春有意,惯随仙仗来蓬岛。
一念到人间,依约瑶池道。心好在,慈为宝。蟠桃多岁月,不数如瓜枣。千岁也,朱颜绿鬓人难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