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书画

  安化董木溪李氏 始祖晟公,字良器,唐时洮州临潭人。传二十八世至旭隆公,字仲颖,宋朝人。再传四世至"必"字派,衍为二十五房。必通公,字四逵,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泰和圳上,宦游至武陵,因元明兵乱隐于桃源谷罗村,再迁竿子坪、安化北门小石桥,终迁十二都董木溪金鸡坳。与必通公同来此处的有其堂弟必旺公,字四维。后裔有迁武陵官仓李家坪和云南越州卫者。老派:必可绍单仕志朝时德之其标以汝美利见大邦基发祥正。
安化四甲李氏 谱尊汉卿公为丰乐四甲之祖,登泰公为分衍之祖。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同治七年(1868)、光绪三十一年(1905)、1937年纂修族谱。派行:太司千万近,汉登从富明,思永维春继,祖代必朝天,顺世运长茂,高腾秀锦章,崇行钟美树,合义咏光昌。
新化李氏 一世祖隆公,元时自邵迁新,二世义良公。清乾隆十三年(1748)、嘉庆八年(1803)、咸丰元年(1851)、光绪二十八年(1902)、1931年纂修族谱。老班:义鉴思兴廷,景朝仕大文,昌吉必承先。后接通派。
新化望龙李氏 始迁祖千一公,字惟奇,号同太,明洪武间自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圳上永丰乡万峰庙迁新化望龙山,复率三子添寿、添康、添宁徙居邵阳大严村,长房即家于此,二房分居石牛塘,三房分居白面石。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道光二十六年(1846)、光绪十六年(1890)纂修族谱。寿房老班:添志思永廷,兴朝宗应国,世大守乾坤,诗书传家则。康房老班:添仲志权应,廷朝仁世宗,正大光明坤,诗书传家则。宁房老班:添志思永廷,兴朝宗应国,世大守乾坤,诗书传家则。三房合派:文章显玉京,声华定超特,佐治展经纶,齐礼道以德。
新化松山坪李氏 始祖 泰公,字光阴,原籍泰和县南乡村圳上,宋嘉祐进士,熙宁间任福建邵武府同知,解组后元丰间自泰和徙邵州城内报恩寺,又徙新化,居城东菱角塘松山坪。至五世衍为温、良、恭、俭、让五房。族谱始修于清乾隆四年(1739),同治四年(1865)、光绪三十年(1904)、1932年续修。咸丰间建宗祠于铁山村桥头。班次:作殿文光宗泽长,多才继世绍书香,传家孝友承先德,亿万斯年启后昌。续派:修齐平治古今用,华胄蕃滋事业丰,诗礼台枢绳祖武,中和位育贯西东。
新化金子山李氏 始迁祖嘉贞公,宋元丰年间自江西迁来新化河上坝(今金子山)。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始修族谱,1937年与四川罗坝村合修。派语:长发方开树,多祥起益臣,若为贤懋德,宗昌必继荣,孝友传家政,清真作善基,存心思祖训,后裔衍前光。续派:合谱联蜀桂,俊彦建奇勋,功名皓寰宇,循代笃群英。
新化丹桂李氏 始祖民辅公,字士明,号惟 圣,江西吉安泰和圳上人,宋元丰八年(1085),与弟民佑奉命移江右之民"以实新化"。民佑居湖南潭州,民辅则居新化丹桂村株木山,谱称"丹桂李氏"。越六世,派衍桂、善、聪、文、权、政六房。清乾隆八年(1743)始修族谱,嘉庆十九年(1814)、咸丰十一年(1861)、1913年、1946年、1995年续修。班次:(自十九代始)经纶承祖泽,光裕报家声,肇建洪模永,宗友裔代荣。

0.0983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