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谱经修谱理事会讨论决定,交二零零零年清明节族人代表大会原则通过,4月19日理事会讨论定稿,定名《汪氏族谱》。
二、本谱详细纪年,上自周定王十七年(公元前589年)下至公元2000年。源流概述可追溯到黄帝时代,略公元前二十六世纪。纪年以当时朝代年号记载,为了阅读方便,重要历史阶段加注(公元纪年)。
三、)为汪氏第一阶段,从汪华公、次子汪灿公至我祖玉珊公之前一辈(44——78世)为第二阶段,因本阶段史料暂缺,俟后发现旧谱史料再增补。从玉珊公至思字辈(79——97或称入黔1——18代)为第三阶段,采取前五辈即玉应万源之总列一表,自单字辈分房排列,每房(单天远开世为一表,(朝文现云)为第二表,(崇徽钦思)为第三表。表上标字辈序号。表左标同辈分房数。
四、本谱体例采取简化汉字,横排本,白话文为主,对抄录史料诗词保留古文。
五、本谱参照资料有汪崇恩编《汪氏家谱》参考资料有《春秋》《史记》《资治通鉴》《百家姓姓氏起源》等相关记载。经过认真考证,去伪存真,正本清源。
六、查看世系表时,从古到今,到单安辈,先找到自家祖讳房数,再顺字辈往下到自己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