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

王昭君


王昭君是汉朝人,四大美女中的落雁指的就是王昭君。王昭君与西施、杨玉环、貂蝉并称中国四大美女,生于西汉 南郡(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王昭君先后被迫嫁给匈奴王父子,她嫁匈奴后迫不及待地上了一道请回归汉朝的表[1]章,汉成帝冷淡地拒绝了昭君的回归请求,王昭君年轻时在匈奴去世。王昭君先被嫁呼韩邪单于,生一子,为右日逐王。


昭君嫁三年,呼韩邪单于去世,依游牧民族 收继婚制习俗昭君应嫁呼韩邪单于长子 复株累单于。 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 由是昭君复嫁 呼韩邪单于长子 复株累单于,两人 被迫再次共同生活十一年,复株累单于去世。王昭君卒年不详,据匈奴史专家林干推测其可能于公元前六至一年间于漠北的匈奴庭去世(参考资料为湖北宜昌昭君故里景点里的文字解说)。


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那时, 王昭君,迫于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 “父死,妻其后母” 的风俗,复嫁给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 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居次”意为公主)。王昭君去世后,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晋武帝) 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史称“明妃”。


王羲之


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其中以他的兰亭序最为出名,据说兰亭序原本在武则天的墓里。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世上难得的才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晋帝当时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东床快婿等,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历代书法名家对王羲之心悦诚服,因而他享有“书圣”美誉。 



0.0718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