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不修谱,今人寻根苦,今人不修谱,后人不知古。这句话正道出了修谱的必要性;盛世修谱,乱世藏金,今恰逢盛世,国泰民安,修谱义不容辞。

    据大清道光五年十二世萬春碑文记载:旧有族谱可考传,谱遇火焚失,十三世培植修谱之时,碑碣可考。由此推断,二修谱是清乾隆四十五年十三世培植所修,三修谱是清嘉庆十年十三世可觀所修,四修谱是清道光三年十四世靈心纂輯,共十卷,分别是卷一《郭氏老谱》、卷二《郭氏自通支谱》、卷三《郭氏自逹支谱》、卷四《郭氏嵐支谱》、卷五《郭氏芝芳支谱》、卷六不详、卷七《郭氏知臣知贤嘉节嘉殽嘉乐支谱》、卷八《郭氏毓秀明秀俊秀支谱》、卷九不详、卷十《郭氏坤成支谱》,自此后各支派修各支谱。

    据嘉庆十年宗谱记载始祖九世孙明秀俊秀傑秀益秀毓秀振秀,以上六祖为胞堂兄弟,不知谁与谁是亲兄弟,六祖中或迁外或失传,至道光三年只有明秀俊秀毓秀传下子嗣,主要居住辛店村、马儿沟、茶店街;道光三年至今183年中经中华民国动乱、家族衰败、反四旧、文化大革命迄今没有发现续谱,或已失传。

  

  

  

  

0.0600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