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尚
靳尚(?—公元前311年),战国楚臣。受封于靳江(湘江支流,源于宁乡白鹤山寨子冲,自西向东流经宁乡县、湘潭县、望城县,然后于长沙岳麓区的柏家洲村附近汇入湘江),世称靳尚。《通志氏族略》:“楚大夫靳尚,汉有靳歙,又汾阳侯靳强。”其子孙以封地为氏,今宁乡花明楼镇有大夫堂,传说这里曾是楚怀王赐给大夫靳尚的养老宅第。
《通志氏族略》:“楚大夫靳尚,汉有靳歙,又汾阳侯靳强。”其子孙以封地为氏。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靳黈
靳黈,生卒不详,战国时期上党郡守。公元前263年,韩桓惠王企图献出上党向秦求和,不料上党郡守靳黈抗命不尊,力主抗秦,韩王派冯亭接替靳黈。冯亭以上党归赵,引发秦赵长平之战。(见于《战国策·赵一·秦王谓公子他》)这个靳黈是继靳尚之后在史料中出现的第二位靳氏先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靳歙
靳歙(公元前?~前183年),垣曲上敌原村(今山西垣曲)。著名汉朝重臣。信武侯靳歙,初以侍从官员身份跟随沛公刘邦,他是从宛朐起兵的。曾进攻济阳。击败过秦将李由的军队。又在亳县南和开封东北攻打秦军,斩杀一名千人骑兵的长官,斩获五十七首级,俘虏七十三人,受沛公所赐爵位,封号为临平君。后来又在蓝田北进行战斗,斩秦军车司马二人,骑兵长官一人,斩获二十八首级,俘虏五十七人。又率军到达霸上。当时沛公立为汉王,赐封靳歙建武侯爵位,并升他为骑都尉。靳歙随从汉王平定了三秦。高后(吕雉,吕后)五年(公元前183年),靳歙去世,谥号为“肃侯”。他的儿子靳亭代承侯爵。二十一年后(公元前162年),靳亭因驱役百姓超过了律令规定,在汉文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年),朝廷剥夺了他的爵位,同时免除了其封地。汉宣帝元康四年(前62年)肃侯玄孙之子长安上造靳安汉诏复家。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靳强
靳强,西汉将军。汉二年(前205)以郎中骑千人从阳夏随刘邦,击项羽,以中尉破锺离眛 。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二月,受封汾阳侯。国都在今山西静乐县西。传四世:壮侯靳强-共侯靳解-康侯靳胡-侯靳石。武帝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五月,侯靳石“坐为太常,行太仆事,治啬夫可年,益纵年,国除”。汉宣帝元康四年(前62年)靳强玄孙长安公乘靳忠诏复家。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靳准
汉天王靳准(?―319年),匈奴族,十六国时期汉赵(也称前赵)外戚权臣,靳准有二女靳月光、靳月华生得十分美艳,315年,汉赵昭武帝刘聪立靳月光为上皇后,靳月华为右皇后,之后刘聪整日沉湎酒色。
318年七月,刘聪去世,汉赵隐帝刘粲即位。八月,屠戮宗室大臣之后,靳准杀了刘粲,并屠灭了在平阳的刘氏皇族,自立为大将军、汉天王,向晋朝称臣。十二月,靳准被他的堂弟靳明、卫将军靳康和左车骑将军乔泰、右车骑将军王腾合谋杀害,平阳城破,而靳氏家族也被刘曜屠灭。后世又称为“和武皇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靳月华
靳月华(?—318年),汉国昭武皇帝刘聪皇后。
建元元年(315年)三月,靳月光被封为上皇后,靳月华被封为右皇后。靳月光不甘寂寞,红杏出墙被杀。靳月华比其姐持重。
麟嘉三年(318年),刘聪病死,太子刘粲即位。靳月华被尊为皇太后。刘粲不顾其父尸骨未寒就逼迫皇太后月华就范。月华从此变成了刘粲的玩物。
靳准不满足掌握实权,而是要夺取皇位,建立靳氏王朝。
麟嘉三年(318年)八月,靳准发动派乱,残杀刘粲。自称汉天王。
但是好景不长,很快就被乔泰、王腾和靳康等人杀掉。月华成为了其父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靳皇后
靳皇后(?—318年),靳氏,出身匈奴贵族,生年不详。汗国(五胡十六国)隐皇帝刘粲的皇后。刘粲立为太子时,纳靳氏为太子妃,生子刘元公。318年,刘聪死,刘粲即位,立靳氏为皇后,立刘元公为太子。不久,刘粲被大司空靳准杀死,靳准又为部将所杀,靳皇后同时遇害。
靳康女者,不知何许人也。美姿容,有志操。刘曜之诛靳氏,将纳靳女为妾,靳曰:“陛下既灭其父母兄弟,复何用妾为!妾闻逆人之诛也,尚污宫伐树,而况其子女乎!”因号泣请死,曜哀之,免康一子。——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六列女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靳怀德
靳怀德(945年—1017年),博州高唐人。祖昌范,殿中丞。父隐,禹城令。怀德太平兴国中明法,解褐广安军判官。秩满,授鸿胪寺丞,历著作佐郎、太子左赞善大夫、通判相州,改殿中丞、通判广州,迁国子博士、通判沧州。历虞部、比部员外郎,又通判莫州,知德州。
咸平中,契丹入寇,怀德固守城壁,又转运使刘通言其善政,连有诏褒之。徙知密州,会留后孔守正之镇,代还。盐铁使陈恕、判官王济荐其武干,换如京使、知邛州。怀德本名湘,素游寇准之门,准父名湘,景德中,准方为相,怀德乃改名焉。俄知沧州。大中祥符初,召还,复遣之任,吏民诣转运使李士衡借留怀德,士衡以闻。未几,迁文思使。三年秋,以江左旱歉,命为洪、虔十州安抚都监。未至任,改知曹州。
明年春,选为益州钤辖,加领长州刺史。怀德历官以强干称,然酗酒多失,将行,别诏戒勖。真宗又面谕之,就迁北作坊使。在剑外,军民甚畏爱之。复以善职入拜西上阁门使,改领昭州刺史、知澶州。是州居水陆之要,怀德悉心抚治,颇著政绩,使车往复,多称誉焉。又知陕州,逾年,归阙而卒,时天禧元年,年七十三。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靳煌
靳煌(1210年—1293年)又名德茂,字子安,祖籍河县王封人(今河南焦作市中站区许衡街道办事处东王封村)。元代正三品嘉议大夫、怀孟路总管、尚药太医、太医院副使。生于金卫绍王完颜永济大安二年(1210年3月17日,元太祖成吉思汗五年,南宋宁宗赵扩嘉定三年)农历二月己卯日。
元宪宗蒙哥四年,南宋理宗赵昀宝祜二年(1254年),元世祖忽必烈还是藩王时靳德茂就被征召跟随忽必烈身边成为“尚药太医”。忽必烈南征渡江攻打南宋时,靳德茂曾经跟随左右,立下功劳。忽必烈继皇帝位后(公元1260年),更加厚待靳德茂,把他提拔为“太医院副使”,出入禁宫。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靳德茂以年老的缘故请求辞官归乡,经过再三上书,忽必烈允许。忽必烈念及靳德茂在他还是藩王的时候就跟随左右的旧情,封为正三品嘉议大夫、正三品怀孟路总管 (辖今焦作一带)的官爵,以显厚待。
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 (1292年)冬天农历十一月壬子日12月4日),靳德茂在家中去世,享年八十三岁。
夫人秦氏,在靳德茂之前去世。共有四子长子靳起,任从五品威州知州(今河北邢台市威县)。次子靳植,继承父亲医术为太医。三儿子叫靳荣,担任正三品卫辉路总管(辖今新乡等市县一带地区)。四子叫靳常,担任从七品睢州判官 (今河南商丘睢县)。侧室夫人生了两个女儿。
靳德茂有十四个孙子,全都以读书为要务。他还有四个孙女,一个重孙,一个重孙女。
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日(1293年1月30日),安葬在河内县清期上乡王封里墓道里。夫人秦氏,也按照礼数要求合葬在一起。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靳学颜
靳学颜,生卒年不详,字子愚,济宁(今山东省济宁市)人。明朝政治人物,嘉靖年间曾建议改革金融制度。
靳学颜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举乡试第一。次年(1535年)成进士,授南阳推官,以清廉著称。历官吉安知府,累迁左布政使。隆庆初年,入京为太仆寺卿,改光禄寺卿。不久,拜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应诏陈理财,凡万余言,尤其详细涉及选兵、铸钱、积谷。朝廷交付有关部门商讨,最终未能尽行。后任工部右侍郎,改至吏部,晋升为左侍郎。高拱任首辅,把持朝政,靳学颜称病归,卒于乡。著作颇多,没后仅存十之二三。有《雨城集》二十卷行于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靳时芳
靳时芳,生卒年待考,姚安人。著名明朝大孝子。侍父赴京,父疾不能乘马,靳时芳背负而行。母病,靳时芳晨夕抱扶,历三十二年如一日。家贫教授,畦步有绳尺,游其门者,皆有规程。父严母慈,子孝妇贤,团结和睦,勤俭持家,数十年如一日。福寿延年,八十三岁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