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姓在历史上,一直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姓氏,历代的伟人名士辈出。
这个著名的姓氏,根据《姓纂》的记载,其最早的祖先是周文王。周朝是一个实行封建制度的社会,周文王的第8个儿子康叔,就被封于卫。传到卫武公的时候,武公的儿子惠孙做了卫国的上卿,惠孙的这一支,主拿孙字当作了他们的姓氏。当时的卫国,就是现在山西太原一带。《姓纂》的这一段考据,已被后世所共认—— 孙姓的祖先可以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
不过,到了汉唐之际,却又有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说法:
《唐宰相世系表》写道:“又出毕姓,孙叔敖后,又齐陈无宇之子书,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食采于乐安,子孙因乱奔吴,孙武为吴将,其后也。”
《汉孙根碑》说:“先出自殷比干。”
《汉书》:“夏侯婴为滕令奉军,号滕公,其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公主,故公子孙又为孙氏。”
《汉书》:“荀卿避汉宣帝讳改孙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