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迹故居

  戚姬寺遗址

  1.jpg

  戚姬寺位于杜堂乡戚庄村西,据定陶县城7.5公里,始建于汉文帝年间(公元前180—公元前157),是文帝刘恒为纪念其父高祖刘邦之妃戚姬而建,距今已两千多年。因庙建于戚姬墓高固之上,又称戚固庙。戚姬庙占地面积约5亩,为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戚姬寺占地面积3334平方米,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楚汉相争时,彭城(今徐州市)一战,刘邦失利,逃至定陶,夜宿戚家寨(今戚姬寺东),与戚姬结为夫妻。戚夫人就此有孕,后生子如意。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刘邦在官堌堆登基做了皇帝,建都洛阳,后迁长安。接戚姬及其子如意入宫,封如意为赵王。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刘邦死,吕后掌权,遂以鸩酒害死赵王如意,斩戚夫人四肢,使居厕中,命曰“人彘”。戚姬被害,戚家被抄,戚姓人逃往戚庄隐居,并改姓为齐。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元年),文帝刘恒即位后,即在此修建寺院,盖佛殿,以纪念戚夫人,故称为“戚姬寺”。该寺原有大殿三间及配房。园内古树参天,傍晚时分,晚鸦归巢,绕寺飞鸣,似哀戚姬,故“戚堌晚鸦”成为定陶八大景之一。

  戚姬庙迭经沧桑,屡圮屡修,代不乏人。明朝正德元年(1506年),由于风剥雨蚀,墙壁坍颓,加以重修。庙堂明柱八根,丹楹刻桶,古色古香。清朝同治13年(1875年),此庙残缺已甚,村人鸠工构材,修葺一新。殿堂庄严肃穆,台阁参差,彩椽飞檐。天王、火神诸配殿,形制规整,壁画华美。四方百姓,游览瞻拜,流连忘返。庙内古柏苍劲,浓郁蔽日,傍晚乌鸦归巢,绕庙飞鸣,似哀戚姬。“戚姬晚鸦”为定陶八景之一。

  据村民们回忆,戚姬寺虽然历经多年风雨的磨蚀,有点儿破旧,但主体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依然完整。“文革”期间,戚姬寺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各座建筑相继被拆掉,青砖被运去垒厕所,石碑被拉去作铺路石,泥土被拉去垫路。在村民们无奈的眼光下,这座包含一代代人感情的寺庙变成一堆废墟。戚姬寺南20米处有一口井,已经干枯了,已经废弃20多年。公元前205年,刘邦在彭城一役中战败,逃至定陶戚家寨(今戚姬寺村),幸遇戚姬。戚姬把刘邦藏在了牡丹园里的一口枯井里,躲过了项羽官兵的搜查。刘邦在戚家寨养伤期间,得到戚姬无微不至的照顾。伤愈之后,刘邦向戚家说明了真实身份,并诚意纳娶戚姬。据村民们介绍,这口废弃的枯井就是刘邦当年的藏身地。戚姬寺的东南方向不远处,有一个路口,这个在今天看来并无特别之处的路口却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九龙口。传说当年曾经有九条路交会在这里,而刘邦征战期间,多次从此经过,后人遂将其称为九龙口。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回师定陶,并在官堌堆登基称帝,遂封吕雉为皇后、戚姬为贵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椒江戚继光纪念馆

  2.jpg

  戚继光纪念馆位于椒江城区东山西南麓。占地面积2010平方米,陈列面积640平方米,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

  戚继光曾专任山东海上防御倭寇之职,后调任浙江台(州)金(华)严(州)参将等职。屯驻海门卫。在台州四年,转战台州各地,历经桃渚、海门、新河、太平等战,取得了九战九捷的胜利,大创倭寇。又四年,在讨平福建、广东的倭寇后,取得了抗倭战争的胜利,扫清了持续二百多年的倭患。海门人民为纪念戚继光的抗倭功绩,明代即于城隍庙戚家军驻兵处建立戚公祠,奉以香火。解放以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保护文物古迹,多次拨专款维修,于1987年1月戚继光纪念馆正式开馆。

  纪念馆坐北朝南,前为照壁,上书“戚继光纪念馆” 馆名,为已故著名书法家沙孟海书写。前殿为五开间重檐歇山顶,前廊柱上楹联两副:“名播千秋昭典籍,身经百战著勋功”;“荡彼倭夷靖海宇,保吾黎庶泽椒江”。前殿大门楹联为戚继光诗句:“功名双鬓黑,书剑一身轻”。迎面木屏风上写着戚公著名的诗篇《马上作》:“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关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寥寥28个字,是戚公南征北战,赤胆报国的写照。大殿为五开间歇山顶,两旁各连三小间偏殿,大殿内一身戎装的便是戚继光塑像(王卓予塑),神色间,忧国忧民的目光似乎正凝视那波涛万顷的台州湾洋面。

  大殿两旁的偏殿设有两个陈列室,陈列室以文献、文物、图表、照片、模型等相组合,展现戚继光抗倭史迹。第一陈列室内有戚继光生平大事年表、屯兵海门卫、建立戚家军、台州大捷等版面,还介绍了戚家军严明的纪律:“每甲一人当先,八人不救,致令阵亡者,八人俱斩。”

  第二陈列室是戚家军“鸳鸯阵”模型。当年,戚继光根据浙东的地理形势,针对倭寇的战术,首创“鸳鸯阵”战法。戚继光曾用此战法履战履捷。还有转战福建,共同作战的战友,人民群众奋起抗倭,重要的军事著作,英雄的晚年,人民的怀念等部分。同室展出的还有戚家军的战船模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蓬莱戚继光纪念馆

  1.png

  戚继光纪念馆位于蓬莱水城小海东侧的水师府内,坐北朝南。占地3220平方米。建于1992年6月,1995年7月对外开放,整个纪念馆展厅内容以展现民族英雄戚继光保国卫民,戎马一生为主线。纪念馆共设六个展厅,采用了壁画、浮雕和泥塑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通过立体、直观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戚继光山东海防备倭、闽浙沿海抗倭、蓟州边关戍守、案头著书立说等历史画面。

  纪念馆为中轴对称二进式仿古建筑,坐北朝南。大门南向,正对振扬门,东西两侧分别建有四柱斗拱飞檐碑亭,亭内分别立“忠”、“孝”字碑。二字相向,碑高3米,宽1米,碑背分别镌刻戚继光和他父亲戚景通生平。水师府为二进式院落,每进有正厅和东西厢房各一,且有回廊相联结。正厅、厢房皆单檐,琉璃瓦覆面,脊置六兽,皆有前明廊连于回廊。正厅屋面开山,厢房屋面歇山。整个纪念馆展厅展现了民族英雄戚继光保国卫民的戎马一生。同时展出战刀、战袍等文物20余件,被山东省文物主管部门确定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戚继光故里

  1.jpg

  戚继光是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从明初洪武年间戚斌(戚继光五世祖) 世袭登州卫指挥金事始至今,600多年来,戚氏族人在蓬莱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

  蓬莱市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乡,周围保留有明代嘉靖年间修建的两座御赐牌坊和崇祯年间修建的戚继光祠堂,都属于国家和省重点保护文物。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华传统文化遗产,弘扬戚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1999年重修了戚继光故里。故里景区包括:戚府、戚继光兵器馆、后花园、牌坊街等,占地面积为1.9万平方米,现已成为山东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故里景区占地面积9.2公顷。主要由牌坊街、明清工艺品街、明清传统小吃街、圣会堂、沿钟楼西路旅游商品街及画河古集贸市场组成。表功祠——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祠为三进院落家庙式建筑,内存戚继光的战刀、战袍及著作等。 戚府-以民族英雄戚继光人生的经历为背景,设置横槊堂、止止堂、孟诸书屋、悠憩堂等展厅。

  戚继光兵器馆——展出中国明代战车、火器、冷兵器等各种武器,集古代兵器之大成。

0.1083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