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方也潭

7、天方也潭

——举族改姓传说的质疑

201225收到新利兄的采集的《前村宗祠的传说-1》,感谢他不懈的努力,做了大量的村史和族史的收集和研究,特别对旧厝房的宗系成员采集,既不遣余力又废寝忘食的奔波!

《前村宗祠的传说-1记录:“自公元1127--公元1396年共269年间先祖们是周,胡,张,王,刘,林,陈等数姓杂居当年倭寇横行,宗族械斗,海地之争四起。前村的先祖们虽然杂居在一起但毕竟各自为战,互不关心,自然成为弱势群体,被人欺负,物极必反,宗长们相聚一起决定五姓合一.张姓认为联盟可以但应姓张,没有达成协议。据说是根据九竹寺抽签决定统一姓林。”

2009321,光禄叔也记录了以上传说!

前段坊间一再挪揄炒作,某发言人对于某真相灌输大家:“你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的喙头。对于以上传说的真相,我将反用该喙头:“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不信”!

当然,既是传说,传说归传说,就无需质疑。可把要把传说当成处事依据,对此还是应当高高的质疑,轻轻的放下!为什么说要轻轻地放下?笔者 在“五百年前是兄弟” 文中, 明确阐述不但只同姓才是兄弟一家,包括其他各姓,只要某代有过姻亲关系,DNA让你无法拒绝的裂变和递传,让你逃不掉都是牵亲挂戚的事实。更何况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及要保持和谐,万派一宗,“五湖四海皆兄弟”,才是要弘扬的永恒主题。

今天村里各姓都有相互联姻,据说林氏祠堂祖宗神位左右,就算多两位刘、张客人,子孙请客、留客,这是多温馨的孝举。能长年陪着长者九竹公集体打坐,既不寂寞,更让他老人家深感欣慰,这是应当褒扬的优良文化!据说,东营村编修族谱,六姓共容,这多好的乡风民俗呢!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是国人共识,都认为改名换姓不是件很光彩的事。若无受到迫害和生活压力等特殊方面需要,个人是不轻易改姓的。更别说那几族同时改为林姓。也看不出因周,胡,张,王,刘,林,陈等改为姓林就会解决“数姓杂居当年倭寇横行,宗族械斗,海地之争四起”这三个问题。其实,就“据说是根据九竹寺抽签决定统一姓林。”一句话,已经穿帮了!今人不知道,九竹公就是“林圃”公,一定要让他老人家背上“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黑锅。可当年,污了他老人家的同时,也是贬低当年“被”同姓先人的智商和人格。

唐代有位叫戎昱的诗人。年轻考进士失利,在湘桂一代漫游。湖南崔中丞赏识他的才华,愿把女儿嫁给他。只是不喜欢他的姓,要他把姓改了,然后再为他们成亲。戎昱知道崔小姐天生丽质又聪明绝伦,自己能攀上这门亲事当然求之不得。但他一想到为此将失掉祖宗传下来的姓氏,就犹豫起来,最后还是回掉这门亲事。他在退亲的诗中写道:“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举世尽嫌夜马瘦,维君不弃卧龙贫。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诺从来许杀身。莫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恩报人。” 崔中丞看了他这首诗,知他主意已定,便不再提这门亲事。这个“改姓退亲”的故事也告诉我们,村中他姓先贤,有否到九竹寺山寺请林家的九竹公主持命运而改姓的答案!

至于抽签改姓,权当天方也潭吧!还是那一句话:“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不信”!所以才对此传说做出高高地仔细质疑,再轻轻的把他放下!因为,特别像传说中义薄云天的刘恩公,他能留伴在九竹公身边长住,天长地久都是应该的!也是我们子孙的福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唐太祖李渊当年还为“琼五“建生祠单独供奉呢!这才是值得弘扬的感恩与博爱的美德!

附上新利兄采集资料,希望都能积极参与,族人之幸,乡人之幸!如下:

九竹堂中华林氏阳泰脉凤翔境东村----1-前村宗祠的传说》 前村自南宋初年迁入本境至今884年。历经南宋152<公元1127--1279>,元朝989年《公元1279--1368年》。明朝17276年《公元1368---公元1644年》清朝十帝267年《公元1644--1911年》民国38年《公元191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至今63年《公元1949--2012年》。 前村曾经称作镇头村,也叫凤翔境东村。是镇东城东的一个小渔村。自公元1127--公元1396年共269年间先祖们是周,胡,张,王,刘,林,陈等数姓杂居。当年倭寇横行,宗族械斗,海地之争四起。前村的先祖们虽然杂居在一起但毕竟各自为战,互不关心,自然成为弱势群体,被人欺负,物极必反,宗长们相聚一起决定五姓合一.张姓认为联盟可以但应姓张,没有达成协议。据说是根据九竹寺抽签决定统一姓林。 我林氏宗祠始建于明朝洪武丙子29年,《公元1369年》。至今616年,建祠的传说有多种。 传说一当年十竹先生林圃公字伯农登庆元五年进士卜隐于玉融新安里九竹山。生一子宗益公即前村林氏开基祖。生一子进公,进公生二子长神养,次神佑即前村林氏十四世祖也是前村林氏建祠始祖。传说中也是神明指点,烧纸钱祷告上苍,金银灰一直飞到西边鸡姆潭上面略停一下,又起飞到祠堂位置,最后决定下来。 传说二我林氏祠堂原址在张氏祖厅,现还存在,而我们林氏宗祠原来却是张氏的林,张俩姓祖先,无条件对换宗祠地址。 传说三林,张俩姓合建宗祠,建后抽签决定归谁,被我们先祖抽中。前日又听说张氏祖祠原址在陈海平家门前埕地,云开屋后,面向西还有旗杆夹为凭。据我岳叔林兴来以前听我岳爷爷曾经说过,宗祠原来就有这么几位祖先神位及刘高高恩公 ,张 惠存神位。百闻不如一见。2012213日我曾两次同启明,水利两位宗亲同往宗祠看个究竟,神龛内上面一层中间供着《元朝十一世宗益公祖先神位》左边《元朝十二世前村开基祖宜赐公祖先神位》,右边《明朝十三世建祠始祖神佑公神位》事实上神佑公应为十四世祖才对。下面一层中间《供奉前村林氏本门历代宗亲香位》左边《清朝刘氏高高恩公神位》。右边《元朝十二世张氏 公惠存神位》也许我们先祖愿林张俩姓世代相交,知恩图报在神龛内留有张,刘两位神位以修万世之好。建祠之初只有现有宗祠的三份之二还不到,在现有舞台前面5-6步,东边南面窗户中间。民国22年,幹瑜修族谱,运履带动重修宗祠,向前移了4大概6步。到现有东边边门往前2左右。1990-1992年再一次重修又向前移动了舞台那么大的地方。祠堂埕也向前移动了几米。也许通过宗亲们的努力我们的宗祠一定还会再一次的扩大。以上资料来源,应该感谢光禄,光裕,爱玉,启秀,兴来,水利,启光,启明各位宗亲不赐吝教。大力支持。

 

 

2恩公刘高高的传说》待续。34世孙新利敬上201225

林氏阳泰脉九竹堂”31世孙:林云开

2012712福州华盛大厦27G

九竹林荫”QQ群专撰007 下拟撰九竹堂

 

辑谱花絮:006

姓氏该这样念

 

    我国的文字,一经成为姓氏,是另有读音的,不可不知。例如:

    费 本是费用、浪费和消耗的意思,念fei但姓氏要念bi,广州音念庇。古有费长房,今有费孝通、费翔。

    尉  本是古代官名,如上尉、中尉,念wei,但姓氏要念yu,广州音念屈,古代有

有尉迟公,今有尉凤英。

    单.本是简单、独一、单薄的意思,念dan但姓氏要念shan.,广州音念善。宋代单炜,著名书画家,擅长画竹。

  翟  本念出。是长尾雉,鸟类一种。但作为姓氏要念zh6i,广州音念泽。例如宋代翟兴,任京西北路安抚制置使,讨伐金兵入侵有功,其姓氏念泽不念狄。

    解  本念婵,是分开、解除、解放之意,但姓氏要念xi爸,广州音念械,《水浒传》人物有解珍、解宝,明代001001有文人解缙。

    贾  本念gu,是商贾、做生意的人。但姓氏要念jia,广州音念假,汉代有政论家贾谊《红楼梦》里贾府姓贾的最多,例如贾宝玉。

    华   本念hua.华丽之意,但姓氏要念hua,广州音念话,例如华国锋、华君武等。

    易  本是容易、不费力之意,念妒,但姓氏要念亦(广州音),例如清代易学清、,广东鹤山人,著名教育家,主端溪书院、羊城书院达20余年。易剑泉,专门研究严杀誓啄i翻作不少粤曲。

    车  本念ju,车马、车轮之意,后也念che,姓氏都念che,广州音念奢。古时候姓车的名人甚多,难以枚举。只说广东车腾芳,番禺人,清康熙时中举,性耿介,不愿为官,只从事讲学和著述。从学者甚众。

  区  本念qu,广州音念拘,是区域、区分之意,但姓氏要念ou,广州音念欧。区大典晚清时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 927年被聘为香港大学中文系讲师。区乾,新会人,石湾陶塑名家,善雕动物,栩栩如生。

    多一点这些知识,在应酬交际上大有用场。有人叫解放君,你念成解放军,倒没什么问题;如果有人姓费名劳,你却叫人家“肺劳先生”,那就成笑话了。

    (摘自《羊城晚报》)(光明)


0.0812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