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规家训

  

  1751099478509797.png

  2014 年世界石氏宗亲联谊总会版

  始祖碏公,史称纯臣:追溯石氏起源,以先祖石碏为榜样,强调忠诚正直的品质。

  家族传承,善良为本:把善良作为家族传承的根本,要求族人为人善良。

  爱国爱乡,正义本真:教导族人热爱祖国和家乡,秉持正义,保持本真。

  人争年少,珍惜青春:鼓励族人珍惜青春时光,积极进取。

  建功立业,开拓创新:倡导族人努力成就事业,勇于开拓创新。

  孝敬父母,教导子孙:强调孝敬父母,重视对子孙的教导。

  夫妻和谐,兄弟情深:要求夫妻和睦相处,兄弟间情谊深厚。

  修桥铺路,助孤解困:提倡族人热心公益,帮助孤寡困难之人。

  爱岗敬业,团结乡邻:教导族人对待工作要敬业,与乡邻要团结友爱。

  节俭持家,劳作耕耘:倡导节俭持家,勤劳耕作。

  贫穷不移,富贵不淫:告诫族人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要坚守道德底线。

  讷言敏行,守法安分:提醒族人言行要谨慎,遵守法律法规。

  清廉为官,清白为民:若族人从政,要廉洁奉公,为百姓谋福祉。

  做人规戒,赌毒色浸:明确禁止族人沾染赌博、毒品、色情等不良行为。

  淡泊名利,诚实守信:教导族人看淡名利,为人诚实守信。

  见义勇为,扶危济贫:鼓励族人在他人遇到危险和困难时,挺身而出,给予帮助。

  尊师重教,公益热心:强调尊重师长,重视教育,热心公益事业。

  造福社会,服务族群:期望族人能够为社会和家族做出贡献。

  石志不渝,家风长存:表达对石氏家族精神和家风传承的坚定信念。

  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石氏家族版

  崇善德尊法爱国:要求族人尊崇善德,遵守法律,热爱祖国。

  尚仁义明礼诚信:崇尚仁义道德,讲究礼仪,诚实守信。

  知廉耻孝亲睦族:懂得廉耻,孝敬父母长辈,团结家族成员。

  识骄奢勤耕笃学:认识到骄奢的危害,勤奋耕作,努力学习。

  江苏阜宁石氏版

  黎明即起,洒扫庭院,内外整洁,衣冠端庄:养成早起打扫卫生、注重仪表的习惯。

  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半丝半缕,物力为艰:珍惜粮食和财物,明白生活的艰辛。

  祖宗虽远,祭必心诚,子孙虽愚,经书必读:祭祀祖先要诚心,子孙无论愚笨与否都要读经书。

  居身质朴,教子有方,严于执子,莫惯子学:要求自身生活质朴,教育子女要有方法,严格要求,不溺爱。

  勿贪外财,酒莫过量,毋道满话,自留余常:不贪图意外之财,饮酒不过量,说话留有余地。

  与挑货郎,毋占便宜,见穷亲邻,必加体恤:不占小商贩便宜,关心帮助贫穷的亲邻。

  嫁女择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勿计厚妆:嫁女娶媳注重对方品德,不看重钱财和嫁妆。

  居家戒讼,讼则终凶,交戒多言,言多必失:告诫族人尽量避免打官司和多言惹祸。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施恩不图回报,受恩要铭记并感恩图报。

  

  山西平定石氏宗祠规条

  山西平定石氏订立的《宗祠规条》,较之江浙、湖广等地的家法族规,反映了不少地方特点。在当地,宗族的首领被称作总管、经理人,而不是族长、宗子、房长等。由于宗族没有多少族产,族人在族中权利不多,义务倒不少。例如,族人生子,须带喜钱二百文,到祠堂去书名登记:到十二岁时.又须多少“布施”若干,才能将其名字录入宗谱。否则,就会受到加倍重罚。而有田产的族人,如借用宗祠名义收租、完粮等受到田产、钱项一概充公的重罚。这一规条也显示了当地一些风俗。如男孩出生后就应在颈上套把红绳锁,从而把他们“锁住”;此后每年要更换新锁,直到十二岁才可开锁等。

  一、公举族中公正人一位,为祠中总管。其六股各举经理人一位。祠中有应办事件,经理人请总管并族人到祠商酌。总管有意见不到之处,许经理人拨正。倘经理人中有不公不法者,听总管申饬。另举本村经理人,距家就近诸事可以时常照料。外村经理人各有本业,不能常在,听其自便。如有事时居祠办理者,更为妥当。令看庙夫随便伺候,不得另为索讨酒资。

  二、六股中每股举公正识字人一名,经理祠中诸务。一应当办之事,以及银钱帐薄,六人秉公商酌而行,不得怠惰推诿,不得存私利己。族中虽有尊长,更不得干预阻挠,沗越祠中之事。倘有挟私仇、私怨,捏造讹言,调唆经理人不合者,总管查明贵罚。

  三、看庙夫雇用外姓人一名,每年拨出所施田地十五亩,令其自行耕种养赡,不得怠惰误事。倘有不能安分守己、多外务者,即行更换。毋得因循误事,录用族中人,瞻徇情面,不好措办也。

  四、族中所施田产、房屋,每年春冬季,经理人随便察看。如有墙倒桩坏,以及芜草蔓坏者,不时修理,费用无多,倘任其枝蔓倒塌者,惟经理人是问。

  五、祠中祭器并一切粗细家具,虽一砖一木,俱登帐簿,更不准外借,以防损坏。倘会场中有损坏物件者,责令当会会首赔补。如抗不赔者,指物倍罚。

  六、坟中荫树,关系甚重。无论各股老坟新坟,倘有不成材子孙偷卖者,查明情由,请总管并族长到祠秉公责罚。如系外姓偷伐者,祠中经理人并各股家长查明,令其赔栽,将所伐之木归于宗祠使用。伐一株者,补栽十株,仍令祭坟陪礼。若不服理处,禀官究治。

  七、修祠、刻谱有赢余之项,并日后有施款罚款,总管同经理人公商发交殷实商贾妥存,行利生息.以备每年分粮、补修,并年节、冬至等日供席之费。

  八、族中或城、或乡有得子者,于三年内到冬至日来祠报喜,随带喜钱贰百文。经理人当即书名于子孙簿,答以红绳锁一挂。留来人馂余,将钱存储,以作日后续谱之用。其锁每年自行更换。俟至十二岁时,令其子来祠开锁,布施多寡随便,将名续于谱次。倘有生子三年不报者,日后查明加罚。

  九、子孙得优拔岁贡,及乡会两试获售者,自行祠中悬匾一方,永为定程。有特恩者,亦许悬匾,为荣宗也。

  十、经理人管理帐簿,每年赶清明节,将一年所用之项核算清晰,在帐后总清,请总管看过。另开一清单,贴于享堂门外左右。俾族人公开,以杜私弊。

  十一、有公事聚商,总管传出知单。族人除有病及远出者不到外,有在家推诿不到者,罚。

  十二、非关宗祠之事,族中遇有事故,不得假祠堂为公所,聚集多人,入祠噪嚷,以昭慎重。

  十三、凡捐到田产房屋者,除登帐簿外,随时勒石存记,永禁典卖;并注明原分沙实粮银若于,红契几章。捐资者同。

  十四、房屋、田地租赁者,无论同姓、异姓,房钱、田租每年不许短欠。如有短欠,即时更换经理人,不得随徇情面。

  十五、国课早完,每年不许拖欠。

  十六、族中有田产者,凡收租、完粮,及一切银钱放帐等事,均不得借用宗祠名目。违者,将田产、钱项一并归祠,永为祠中公产。

  《山西平定石氏族谱》,别册,光绪十七年本,《宗祠规条》

0.1091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