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家庙

  1750767236982673.jpg

  

  1750767298702235.jpg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石氏祠堂

  
        位于横水镇石家壑村西北隅两山中间,建筑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南边垒起了一丈余高的石岸,上方午门外面是一方将近2亩的广场。整个祠堂建筑布局依山就势,面南背北,正殿是信和堂,东厢房为颂经阁,西厢房为议事厅。大殿东西两侧,分别预留了配殿基座,在东西两殿后面有甬道可到大殿左右。

  海南.png

                                                                   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镇茅园村塘篱村

  1751104254429026.png

  湖南岳阳市湘阴县白马寺镇姑嫂树村古塘石氏宗祠

  
       位于湖南湘阴,是古塘石氏家族的重要祭祀场所。它承载着家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是家族成员传承家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宗祠的存在促进了家族成员之间的团结和互助,增强了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png

   抄乐石家古宅位于湄潭县抄乐镇群星村楠木坝组,与落花屯新街毗邻。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清咸同年间号军起事,石氏家族举家搬迁至四川避难,房屋被号军烧毁。战乱平息后,石氏返乡,于光绪年间在原址重新修建。古宅坐西南向东北,由朝门、正房、两厢、天井、石院墙组成四合院,通面阔33米,通进深55米,总占地面积1800余平方米。朝门为四柱三间一门八字垂花门。正房面阔五间,穿斗式悬山小青瓦顶,隔扇门窗,明间为六合门、开间达5米余。门额悬“福寿其眉”匾,制于清光绪年间,花窗雕有花草雀鸟及志怪人物等图案。堂屋设祖宗牌位龛,通高4.14米,通阔2.20米,进深0.40米,雕刻精美,额枋题“乃建永家”,看上方挂“康强逢吉”木匾。院墙以毛石砌成。石氏宅院规模较大,规制高,尤其是建筑雕刻细腻、精巧,是黔北民居研究的重要实例。该组建筑由石砌院墙、朝门、正房、两厢组成。窗花及神龛雕刻精美,尤其是神龛的工艺,堪称黔北一绝。该古宅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引起重视,于2015年成功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751103925118763.png

  潭溪石氏宗祠

  潭溪石氏宗祠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现为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及族谱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并于 2025 年完成了最新修缮工程。

  明洪武三年由石平和家族主持修建,祖籍河南开封祥符县。原位于贵州黎平府五脑寨,明朝宣德年间迁至现址德凤镇潭溪社区官团寨。

  现存宗祠为明清风格建筑,保存状态良好,2024 年修缮工程涉及古建筑修复专项。宗祠内收藏 21 卷石氏族谱,记载了645年家族史,涵盖32代子孙信息。现族谱已由黎平县档案馆收藏并备份,内容约30万字,涉及8省区近百万石氏后裔。

  2018年潭溪石氏宗祠被列为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751103968450413.png

  新昌石氏大宗祠

  新昌石氏大宗祠,又称庆云祠,位于新昌县治西,是一座承载着石氏家族千年历史文化的重要建筑。

  石氏大宗祠的起源可追溯到西汉,为纪念石奋及其子孙在汉朝的辉煌历史而建。后梁开平二年,吴越王钱镠分剡东 13 乡建新昌县,946年,卅九世石文渥建庆云祠于县治西,尊石元遂为新昌石氏始祖。

  大宗祠前有一座高大威严的石牌楼,上面镌刻着 “石氏大宗祠”五个大字,笔力苍劲,彰显着家族的庄重与威严。穿过牌楼,是一座宽敞的庭院,庭院两侧各有一排廊柱,显得庄重而肃穆,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氛围。正殿,作为整个宗祠的核心区域,供奉着石氏家族的列宗牌位,是族人举行祭祖仪式的重要场所。

  祠堂内设有藏书楼,收藏着丰富的古籍和文献资料,这些珍贵资料记录了石氏家族的历史变迁、家族事迹、文化传承等内容,是研究石氏家族文化的重要依据。宗祠内的讲堂是石氏族人举行重要会议、讨论家族事务以及传授家族文化、家训家规的地方,族人们在此共同商讨家族发展大计,传承家族精神。

  在每年的重要节日,石氏族人都会齐聚一堂,在正殿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缅怀先祖的功绩和恩德,传承家族的传统和文化。大宗祠内有三副对联,均出自名家手笔,集中反映了两宋新昌石氏家族的光辉业绩。如明代状元洪珠所撰的 “义塾宏开,造就七十二奇英,陶镕四宰相,德望浙中第一;儒林丕振,继起五百六进士,中兴三状元,科甲天下无双”,以及明吏部尚书王阳明所撰的 “祖延明道,孙友晦庵,奕世文光凌北斗;兄劾蔡京,弟弹秦桧,塞天浩气镇中州”。

  1751104570704301.png

  鹤顶石氏大宗祠

  鹤顶石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悦城镇鹤顶村,相传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至今已有 200 多年历史。民国庚寅年曾进行过重修,重修主持者为二十六世孙朝伯。

  宗祠整体建筑风格典雅古朴,充满浓厚的江南特色,以东西走向为主轴线,左右对称,布局严谨。主体建筑采用典型的江南风格,高脊飞檐,雕梁画栋。宗祠的正门高大雄伟,门前设有石狮一对,威风凛凛。门额上刻有 “石氏宗祠” 四个大字,笔力遒劲。内部雕刻装饰木雕、砖雕、石雕等工艺精湛,正门两侧的石雕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展现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大门内的墙壁上镶嵌着一块块石碑,记录了石氏家族的历史和传承,这些石碑经过精心的镌刻和打磨,充满了艺术性和文化价值。

  作为石氏家族的宗祠,是家族成员祭祖、纪念先人的重要场所,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缅怀先祖的功绩和恩德,传承家族的传统和文化。

  宗祠内保存着许多家族历史资料、名人画像、牌匾等,这些都是石氏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家族成员可以在这里了解家族的历史、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培养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的美德。通过祭祀、庆典等活动,使石氏家族成员增进团结,共同传承家族文化,增强了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751105219111732.png

  山田村石氏宗祠

  增城区朱村街道山田村石氏宗祠建于明朝,1995 年重修。石氏家族于南宋宝祐五年从安徽徽州迁至广东南雄珠玑巷,明洪武十八年,从南雄珠玑巷迁入本地。

  宗祠建筑面阔14米,进深32米,占地面积448平方米。三间三进,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穿斗与台梁混合式梁架结构。梁架施木雕,墙楣施壁画,红砂岩石门框,头门有一对石狮,门额刻 “石氏宗祠”,中堂悬挂 “追远堂” 牌匾。

  作为石氏家族的宗祠,是家族祭祀、传承家族文化和传统的重要场所,承载着石氏家族的历史记忆和情感纽带,有助于增强家族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以及石氏家族的迁徙、发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1751105013481869.png

  阳新县经济开发区官挢村火车站石家庄《石氏宗祠》

0.1074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