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文联

  宗祠通用联

  四言楹联

  风为世表,道重人师。

  上联典指石氏名人石富事典。

  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南京推官石介,字守道,天圣进士。笃学有志尚乐善疾恶,遇事敢为。丁父母忧,躬耕徂徕山下以易教授。擢太子中允。

  诗歌圣德,传载纯臣。

  上联典指北宋初期的学者、文学家石介。

  下联典指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石碏。

  八公门第,万石家声。

  全联典指汉朝时期的石奋及四子皆官至二千石,汉景帝号石奋为“万石君家”。

  美人鼓瑟,内眷承封。

  上联典指汉朝时期的石奋姊病善鼓瑟,高祖召为美人。

  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石景略母刘氏封清廉君太夫人,妻虞氏封毕郡夫人。

  五言楹联

  万石家声远,双莲世泽长。

  此联为石氏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汉朝时期的石奋及四子皆官至二千石,汉景帝称石奋为“万石君家”。

  石坚承雨露,家兴沐春风。

  以“石”字开篇,用“石坚”象征家族坚韧品格,“承雨露”既指自然滋养,也暗喻蒙受恩泽;下联“家兴”呼应家族兴旺,“沐春风”比喻生活充满生机。全联借自然景象寄寓家族愿景。

  石渠藏典籍,金匮著贤名。

  “石渠”典出汉代“石渠阁”,为皇家藏书之处,代指石姓先祖学识渊博;“金匮”指古代珍藏文书的金匮石室,“著贤名”彰显家族贤德名声。

  六言楹联

  传载纯臣世泽,诗歌圣德家声。

  上联“传载纯臣世泽”中的“纯臣”指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石碏,《左传》称其“大义灭亲,可称为纯臣”,此句意为石氏家族有着像石碏这样纯臣的美好品德传承,家族福泽深厚。

  下联“诗歌圣德家声”典指北宋初期的学者、文学家石介,他主张文章为儒家道统服务,曾作《庆历圣德诗》,此句是说石氏家族以歌颂圣德的文章和诗歌而闻名,有着良好的家族声誉。

  蓉城仙主门第,金谷名园世家。

  上联“蓉城仙主门第”说的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石延年,字曼卿,他去世后,传说其友人在梦中见到他,他称自己是鬼仙,主持芙蓉城,所以石氏家族有这样如同仙人般的人物,彰显门第不凡。

  下联“金谷名园世家”提及西晋时期的石崇,字季伦,他曾在金谷园过着奢华的生活,以富有和园林之美闻名,这里表示石氏家族有着像石崇这样在

  历史上有显著地位和财富的人物,家族声名远扬。

  万石家声丕振,六顺堂韵悠长。

  “万石家声丕振”中“万石”指西汉的石奋,他和四个儿子都官至二千石,汉景帝称石奋为“万石君家”,此句是说石氏家族以万石君的事迹为荣耀,家族声誉不断振兴。

  “六顺堂韵悠长”里的“六顺堂”是石氏的一个堂号,“六顺”寓意着六种顺应道德规范的行为,即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此句表示石氏家族以六顺堂为代表,传承着美好的道德规范和家族文化,源远流长。

  七言楹联

  石蕴玉光凝瑞气,门盈德厚纳祥辉。

  “石蕴玉光”化用“石中藏玉”的典故,比喻石姓人才辈出或家风珍贵,“凝瑞气”传递祥瑞之气;下联“门盈德厚”强调家族德行深厚,“纳祥辉”寓意接纳吉祥光辉。

  石氏宗风传万代,名门世泽衍千秋。

  “宗风”指家族传统风尚,“传万代”强调传承久远; “世泽”指祖先留下的恩泽,“衍千秋”寓意福泽绵延。此联直抒石姓家族的传承理念,语言简洁有力。适合用于宗祠或家族庆典,凸显姓氏文化的厚重感。

  八言及以上楹联

  万石名门,美人鼓瑟;二郡钦赐,阖室受旌。

  上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温县人石奋,十五岁时为高祖侍吏,文帝时因功官至太中大夫,景帝时位列九卿,几个儿子都官至二千石(郡守),景帝称石奋为“万石君”;石奋的姐姐善鼓瑟,被高祖召为美人(妃嫔的称号)。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石景略,任奉议郎,赠特进(官名),母亲刘氏被封为清廉郡太夫人,妻子虞氏被封为毕原郡夫人。

  饶雄辩以折衷,堪承使命;谏义方而善教,足为典型。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名士石昌言事典。

  下联典指石氏的得姓始祖春秋时期卫国的石碏事典。

  
       石氏家族文化诗歌圣德传千古联

  上联:诗歌圣德传千古

  下联:义灭凶顽誉万年

  横批:石氏荣光

  典故:上联“诗歌圣德”说的是北宋初期的学者、文学家石介,他主张文章为儒家道统服务,从儒家立场反对道教、佛教。庆历年间,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执政,欧阳修、余靖等为谏官,石介作《庆历圣德诗》,赞扬他们的功绩,体现石氏文人对道德和正义的宣扬。下联“义灭凶顽”指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石碏,当时卫庄公的儿子州吁喜武受宠,带兵后有不轨之心。石碏多次谏阻庄公无果,桓公时,州吁流亡后回国杀桓公欲自立。石碏巧用计,利用儿子石厚(州吁党羽)将州吁骗到陈国,与陈桓公合谋杀州吁,还亲手杀子石厚 ,这种大义灭亲的行为被《左传》称为“纯臣”,其事迹和精神流传千古,受后人敬仰。

  

  上联:万石家声,父子同朝禄享

  下联:八公门第,兄弟合德名垂

  横批:名门世泽

  典故:“万石家声”讲西汉大臣石奋,他官至太子太傅、太中大夫,汉景帝即位时列为九卿,食俸禄二千石。他的四个儿子也都做官,封禄至二千石 ,一家两代俸禄丰厚,被称为“万石君”,其家族名声远扬。“八公门第”中的“八公”是晋代八个最高官职的统称,包括太宰、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加大司马、大将军 。虽不是单指石氏家族,但体现出一种高门显贵的门第象征,与石氏家族追求荣耀和显赫地位相呼应。“兄弟合德名垂”则表示石氏家族兄弟之间团结一心,品德高尚,美名流传。

  
       上联:蓉城仙主,诗酒风流传后世。

  下联:金谷名园,奢华盛景忆当年

  横批:风采千秋

  典故:上联的“蓉城仙主”说的是北宋文学家石延年,他官至太子中允、秘阁校理 ,主张加强对辽和西夏的防务。石延年诗工文健,被欧阳修等人推重,且爱饮酒,剧饮不醉,被称为芙蓉酒仙。欧阳修《六一诗话》记载,他死后,友人梦中见他自称“鬼仙,主持芙蓉城”。下联的“金谷名园”是西晋石崇所建,石崇初任修武县令,后升侍中,在河阳建金谷园别墅,他靠劫掠远路客商积累无数财富,曾与贵戚王恺等人斗富,园内穷奢极丽。

  

  上联:能视益州同骨肉

  下联:独知刘季是英雄

  横批:慧眼识情

  典故:上联源自三国时期,益州从事石广元,他与诸葛亮等友善,在刘备入蜀后,石广元在益州任职,他心系百姓,把益州当成自己的家乡,视百姓如同骨肉,尽心竭力,深受当地民众敬重。下联讲的是秦朝末年,石奋十五岁时侍奉汉高祖刘邦,他独具慧眼,很早就看出刘邦有不凡之处,认定其会成就大业,后来一直忠心追随,见证汉朝建立,他也因忠诚和谨慎得到重用。

  

  上联:祖泽千年崇礼乐

  下联:家风百世擅箕裘

  横批:源远流长

  典故:此联体现石氏家族对传统礼乐文化的尊崇,历经千年,先辈的恩泽福佑后世子孙,石氏后人谨遵祖训,重视礼仪规范,传承家族文化。“擅箕裘”出自《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寓意石氏家族的子孙能够继承先辈的事业和优良传统,家风世代相传,家族繁荣昌盛,不断延续辉煌。

  七言通用联

  万古风流传阀阅;

  一时文章藻满江关(孙寄龛赠石子韩联)。

  芙蓉仙主耽诗酒;

  金谷家声迈等伦(赠石姓名人联)。

  能视益州同骨肉;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明(北宋文学家石延年自题联)。

  雪里松芝夺凡艳;

  秋影楼台悟化机(清代山东按察使石韫玉撰书联)。

  饶雄辩以折衷堪承使命(宋代名士石昌言的事典);

  谏义方而善教足为典型(春秋卫国大夫石碏的事典)。

  洗厕衣孝从天性(汉代郎中令石建,以孝闻名);

  作锦帐富赛王侯(晋代荆州刺史石崇的事典)。

  八公同日源流远;

  万石名家传世久("八公同日",指司马炎建晋后,爵封功臣,一天内竟封了八个"公",其中有大司马石苞,石姓人对此引以为自豪)。

  

  八言通用联

  父子同朝禄享万石;

  兄弟合德名垂千秋。

  父为卿子亦卿相;

  兄作刺史弟亦刺史。

  传家有道仪型早垂万石;

  文诗寓兴品格素重三豪(以上三幅楹联,为河南偃师邙岭乡东蔡庄石氏家祠宗轴联。"三豪"指石姓历史上的三位名人: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唐朝的石洪、宋朝文学家石曼卿)。

0.1434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