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村地处偏僻山区,地瘠人穷,文化落后,初办学时设备简陋,人员差缺,因此无任何史料记载,单凭村中几位年事较高的乡老提供点零碎素材,拼凑如下,不仅没法全面反映史实,且可能差误不小,仅供参考而已。
在封建时代,我村民众备受没文化的苦楚,只能到四处求学。直至民国初年,才陆续办了几处规模很小的私塾,1926年才由乡绅石礼成倡导,把几个零星的私塾集中在村中祖宇开办一个仅二三十个学生的简易小学,1928年由石礼成、石诗映、石迪道、杨秋桂等人组成建校筹备组。发动村民献工献料筹集资金,于1930年动工,用一年多时间,在村中心建成一座占地四百多平方有四间教室,两间宿舍,两间办公厅,一间储藏室,一间厨房的简易校舍,于1931年正式创办小眉国民学校,聘邻村的黄天平,黄迪生、叶文木等任教,开设一至四年的四个课程,两个复式班的简易初级小学,直延至1949年,先后毕业了四至五百个学生,有多人考入县重点中学,人才遍布于国内外。
1950年解放后,政府配备完善,初级小学的校长、教导、教员,拔款添置了教学用具。学校扩展为四个班级的完整初级小学,学生有一百左右人,教职工六人,1956年又发展成为完小,班级六个,学生一百多,教职工八个。在六十至七十年代,学校在旅缅侨亲的捐资赞助及政府拨款支持,村民献工献料下,又先后建了四间新校舍,扩建了上千平方的运动场所,七十年初,学校还扩办了两届初中班,学生发展到伍佰多人,教职工十八人,在大坂,外寨附设分班,成为一所规模较大的山区完小,为家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1985年学校附设的外寨分班发展成为完小,独立办校1987年学校在旅马及居台的宗亲捐资赞助及村民筹资政府拨款支持群众献工下,又扩建了一幢上下各三间教室的教学楼,1991年在旅外爱国侨胞吕振万先生的捐资支持下,把原有六十年代建的四间“一”字型平屋教室翻建为上下各两教室且连着一幢三层各四间教师宿舍的教学楼,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规模初具,有十个班级,十六个教职工,三百六十多学生,每年招收两个一年班级新生,毕业两个班级毕业生,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每年均有五至七个毕业生考入重点中学。
礼溪抄录
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