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石怡記開臺歷史-中

  石怡記原本為六大房公業

  第三世輟祖於道光26(西元1846)1127日仙逝訂定秋祭由來。

  長子惟水公主意捐獻自己財產,計六大房共用--創始人,祖厝坐落於北路頂淡水大加納堡-錫口庄東新庄仔坡,民國16(1927)公厝整修農曆1127日竣工,訂定每年春祭31;秋祭1127日各房輪流祭祀 ,民國40(1951)聯勤61兵工廠徵收石怡記祖厝其補償業產總計新台幣$47.894 ,(1946年民國35年5月22日經濟革新,國民政府將舊台幣改為新台幣) 當時四房石愛及六房石益堅持要求分配,並隨即提款退出宗親會 ,剩下的四大房討論後,考量祖先創辦用心,並發揚宗親會供後代子孫繼續維繫,將金額轉購宜蘭狀圍鄉功勞80;81;81-2番三筆田地 ,共計二甲八分四厘四毛九系 ,地價為新台幣三萬零六百三十六元二毛剩餘款及田租供將來祭祀費用 ,民國42(1953)台灣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將其全部徵收,471127日結餘新台幣一十四萬八千餘元 ,宗親會決議通過1228日購買當時台北縣南港鎮後山坡154地號田(291.9213) ,即現今區域重整後之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興建石怡記祖堂 ,民國48年正月開工,民國49324(農曆227)落成進堂安香 ,(土地及建築含設備雜費共計新台幣$138.000餘元) .同年227日同時分發石怡記家譜(詳附件)記錄先租篳路藍縷繼往開來經過。

  民國49年西元1960年會長推選由宗親推派石開元(第六代)會長兼任總幹事  

  遵照先祖訂定各房輪流春秋兩季回宗祠祭祀,每年四,五月宗族親人回祖厝聚餐一次同享天倫之樂。

  

0.0972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