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以正治国,』就是以公平、公正的法律治国。法律是光明正大的,要求人人知法守法。用兵则不然,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必须运用奇谋。要想取得国家的领导权,成为人民拥戴的领袖,绝不能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必须以天下为公。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民多智能,而奇物滋起,法令滋彰,而盗贼多有。
正是由于统治者多忌讳,从而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最终导致人民革命,『以奇用兵』,一举推翻严重阻碍社会发展的不道统治。
『多忌讳』,往往是那些心理脆弱不堪一击的人忌讳多,而无所顾忌的人心理健康,自然不需要什么忌讳。而忌讳多的人往往一旦被触犯,就会怒不可遏。做出些失常的举动来。如果是天下『多忌讳』,也就是国家的法令烦琐严苛,那人民不知道自己哪里一不小心就会触犯了法令,做起事来小心翼翼,不敢稍越雷池一步,为求自保,自然也就宁可少做少错,这样也就谈不上什么发展了,那么『民弥贫』就是显而易见的事了。
文明愈是先进,物质基础愈是丰厚,利器、智能、法令愈是增多,祸患反而愈深了。这是因为人们的自身修养并没有像迅速发展的物质基础一样发展起来,当人心不能够顺其自然、清静平正时,面对种种利器、智能、法令,自然也就容易盗贼奸伪迭起了。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以上四句,是圣人治国的四大原则:
『我无为,而民自化』,旨在取消独裁统治,依法治国。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就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转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旨在取消主观说教,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认方法,通过自身默修实践,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圣人实行『不言之教』,让人们在自悟的过程之中,逐渐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我无事,而民自富』,旨在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圣人以天下为公,没有称霸天下的野心,人民生活在民主自由、和平稳定的社会里,自然生活富足。
『我无欲,而民自朴』,旨在反对利己主义,倡导集体主义。只要人人消除了自我私欲,人民自然归于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