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所遵循的认识规律是从『一般个别』而不是我们现在所遵循的认识规律从『个别—一般—个别』,并且需要经过多次反复以至无穷。前者是微观认识论,后者是宏观认识论。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是说修道,『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是说行道。后句意思是说:发表言论,从事安民济世活动,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并且善始善终,决不可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使自我居于支配地位,操控着国家大大小小的权力,否则,是极其危险的,个人身败名裂事小,祸国殃民事。因为,国家的持久繁荣和稳定,是摆脱独裁统治,由民主法治来实现的。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只有『见小』,才能说是真正地明白。守住真朴,不以自我感情用事,才是真正的强者。运用大道所开启的智慧之光,重新认识现实的人生和社会,才可以真正地明察事理。用以治身、治国,就不会出现灾殃,这是窥破天机的缘故。袭常,即透过大道认识了永恒的自然规律。本章是老子的微观认识论,即透过微观直接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就是母与子的关系,知子守母,强调了本质对现象的认识指导作用。当代科学特别是生物学、原子物理学的发展方向,就是欲透过微观来认识世界。但是,这是一种机械的思维模式,其成果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着危害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