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以出生到死亡来统计,长寿的人大约占三成,短命的人也大约占三成;本来可以活得长寿却因为某些原因而折寿早死的,也有三成。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会早死呢?是因为这些人生活过得太丰厚、太过于于享受、娇生情养的原因。
生和死是沉重的话题,老子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至深地探讨。老子认为,导致许多人早死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人生活得太丰厚、太娇生惯养了。此后的孟子在这一智慧上也提出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观点(《孟子·告子下》)。可见,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事,就不要让自己的生活太过于安逸。人也是如此,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中,便很难养
人们都知道在温室里长成的花,是经不起风吹日晒的。成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挫折、逆境则消沉绝望,甚而导致死亡,这也是『富家多败儿』的原因之一。
之所以说『生于忧患』,就是让人们在平时要养成一种生活紧迫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不断进取的力量。
人们都知道勾践卧薪尝胆成为霸主的故事,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勾践为什么之前被夫差打败并为奴三年的原因。其实,夫差的成功也是与生于忧患有关。
夫差是吴王阖闾的儿子,春秋末吴国国君。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践继位。吴国起兵攻越,吴越两军战于槜李(今浙江嘉兴南)。吴国的军队阵列整齐严肃,越王勾践派敢死队冲锋失败,就改用罪人在阵前集体自杀,吸引吴军的注意力,然后偷袭吴军,越将灵姑浮挥戈刺伤吴王阖闾,吴军败退,阖闾死于途中,其子夫差继位。
夫差为报父仇,派专人侍立宫门,每逢夫差出入,便发问:『夫差,越王杀害你父亲的仇恨你忘掉了吗?』夫差則回答,『不敢忘!』终于在公元前497年,吴在夫椒(今江苏西南太湖中)大败越军,迫使越国臣服并让越王勾践到吴为奴三年。
公元前485年,夫差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诸侯,击败晋而成为霸主。
『死于安乐』的例子更是举不胜举,从下面一则寓言中不难发现『死于安乐』的原因
在一个奇冷的冬夜,富有的赵员外和有学问的陈老夫子正在家中赏乐。忽有一乞丐来行气,而且自称不怕冷,只是饿了。赵员外给他吃饱之后,想弄清楚乞丐为何不怕冷。于是二人商定打赌-乞丐只要在员外院里的歪脖树下待上一夜而不被冻死,就可赢得五百亩良田、一套豪宅和一家当铺。当晚,乞丐不停地打太极、练武术,最终挨到了东方现出一缕红色的曙光。他赌赢了。乞丐因此发了财,娶了娇妻,也成了一位员外。
三年后,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夜,『乞丐员外』夫妇来赵员外家做客,陈老夫子作陪。赵员外说:『你现在也是员外了,不过还不如我富,你敢不敢再赌一次,赌注还是和原来一样,你若是再赢了,就比我富了,而且是全城首富。想不想再赌一回?』『乞丐员外』本来不想再赌,但他的娇妻受不了『全城首富』的诱惑,对他撒娇不止,终于双方签下生死文书再赌一回。
『乞丐员外』还想再像三年前那样打太极、练武术,但发现自己步伐已乱,四肢不灵,全没了天人合一的能力,最后终于冻死。陈老夫子对赵员外总结道:『他以前能赢你,是因为他原本就饥塞交迫,所以抗冻能力强。现在他和你一样了,吃好的、穿好的,抗冻能力自然就降低了,所以在同样的条件下却被冻死了!』
顺利的境遇、优越的地位、富足的资财、舒适的生活,似乎应该是个人、家庭以至民族发展的有利条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清朝的八旗子弟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曾是骁勇剽悍的,但成了统治阶层后,不过几代,八旗子弟就沉醉于安乐享受之中,清朝的灭亡也随之来临。
遵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智慧,我们便不难找到一种生活之道、成功之道。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历过忧患和磨难,才能逐渐迈向成功。在年轻的时候,多把自己放在逆境中,不仅会磨炼敲打出许多美好的品性,也会增强了生活的能力,拓宽视野,逐步掌握了很多技能。
故事二: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十月,韩信攻下齐国历下,并一举占领了齐都临淄。
齐王田广慌忙赶到楚国向楚王项羽求救:『霸王,您是各国盟主,现在敝国情况万分危急,您总不能见死不救吧!』『你别把韩信吹得那样神乎其神,那位钻裤裆将军竟把你吓成了这般样子,真是活见鬼!』项羽虽然看不起韩信,但他还是委派了大将龙且率二万兵卒,前往齐国联合抵抗韩信。楚将龙且亦是位有勇无谋的人,用兵往往只求狠冲猛打,而不讲究计谋韬略。
十一月,齐楚联军与韩信的汉军在潍水两岸临水对阵。好战惯斗的龙且,几次要向汉军发起猛攻,都被齐王田广劝阻住了。『将军,我们真的是再经不起大的失败了,没有必胜的把握,过河去与汉军拼消耗,我们实在是拼不起啊。』齐王苦口婆心地劝说龙且应伺机而动,不可鲁莽行事。可是,齐王的良言相劝,终究没能阻止龙且给齐楚联军带来失败的厄运。这天,韩信突然指挥大军渡河进击龙且军,可是,部队渡过一半时,汉军便有秩序地向回撤军了。『龙将军,汉军不战自败,而且退得并不慌乱,可能其中有诈。』田广对龙且说。『哈哈,我早就知道韩信这人是个胆小鬼,齐王啊,您可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呀!』龙且根本听不进齐王田广的意见,一意孤行地指挥部队『乘胜追击』了。当龙且的将士渡过近一半时灌水上游发起了洪水,激流滚滚,倾泻而下,一下子把龙且的部队冲散了。对岸的汉军也趁机回身反击,在急流之中疲于奔命的龙且兵卒成了汉军的活靶子而阻在濰水东岸的楚兵,更是溃不成军,四散逃亡。汉军在韩信的指挥下过河乘胜追击,杀死了龙且,齐王田广也被活捉了。
原来,韩信设置了诱敌之计。早在齐楚联军赶到潍水两岸布阵之前,他在夜里让士兵做了一万多个布袋子,里面装满了细沙,堆在灌水上游,这样滩水上游便形成了一个人工堤坝。于是,他再用佯装败退的战略,把敌军引入河中,再让士兵突然在上游把沙堤打开,汉军借助洪水之势,轻而易举地打败了齐楚联军。
韩信设计水淹齐楚联军,龙且骄傲轻敌,一意孤行。果然中计,最终落得惨败,丢了自己的性命。故事警示大家遇事不能鲁莽行事,要好好分析,善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