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战国时的乐羊子,一天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高兴极了,回到家马上交给了妻子。
谁知妻子却瞪了他一眼,说:『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士不受嗟来之食。而你在路上拾到别人丢失的金子,却那样高兴,我不觉得这种贪财求利的品行是高尚的!』
乐羊子很惭愧,立即把金子丢到野外去。后来,他在妻子的鼓励下,去远方求学。
一年过后,乐羊子回家了。
正在织布的妻子问:『你已经学到很多知识了吗?』
乐羊子答:『不,我在外面游学久了,很想你和母亲呀。』
妻子很生气,立即操起一把剪刀,把没织完的绸子剪断了,然后说:『你知道吗?这绸子是用蚕丝在织布机上织成的。一根蚕丝很细很细,但只要不断地织,就能由一丝织成一寸,由一寸积累成一尺,由一尺积累成一丈,由一丈积累成一匹。现在,你外出游学,每天能学到一些新知识,逐步培养出美好的品质。如果半途而废,和剪断的绸子有什么不同呢?』
乐羊子听了这一番朴素而又生动的话,很觉后实,又外出学习,整整七年没有回家。
在这七年中,乐羊子的妻子起早贪黑地辛勤劳动来养活婆婆,可用织成的布匹换来的只是粗茶淡饭,勉强糊口。
一天,别人家的鸡误入了她家的菜园子。婆婆因为好长时间没有吃到荤菜了,捉到鸡二话没说就把它宰了煮着吃。媳妇知道这鸡是别人家的,就哭了起来,一口也不吃。
婆婆奇怪地问:『难得有鸡吃,你还哭啥呀?』
媳妇不责怪婆婆贪小利,反而自责道:『媳妇不孝,不能挣大钱换好吃的,使得咱家的饭中有外人的鸡肉啊。』
婆婆听了,很是惭愧,就丢弃鸡肉不再吃,以后也不再占人家的便宜。
七年后,乐羊子回家了,这时候,他已成为一个道德高尚而且学识渊博、足智多谋的人了。他于公元前408年被魏文侯拜为大将,一举收服了中山国(古国名,在今河北省定县)。
故事二:
三皇五帝的虞帝舜本是个普通平民,父亲瞽叟是个瞎子,且秉性固执,不懂礼仪。舜母早逝,瞽叟再娶的后母刁顽,常作恶言,并唆使瞽叟欲杀舜。后母生子名象,为人傲慢,常对舜仇视。但是舜仍然对父母很孝顺,对弟弟很友爱,设法避免祸事,毫不怨恨,并承担全家的劳动工作,常在历山耕种。因为舜的孝行这么难得,感动了上天,致使他耕种的时候,有象出来协助,有鸟帮他锄草。
舜二十岁的时候,他的事迹已传播遐迩。到他三十岁的时候,当时的领袖帝尧为找寻着合适的接班人而问计于四岳(四时之官),四岳一齐推荐了舜。于是帝尧决定派人对舜进行考察,便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又命九个儿子和舜一起工作,观察他对内对外的为人。
舜成亲后,要求妻子孝敬公婆,尽媳妇之道,关照弟弟,尽嫂嫂的本分,不可以因自身的高贵出身而破坏家庭的规矩。舜对尧的九个儿子要求也很严格,一点也不迁就,使他们为人更敦厚谨慎,事事心存尊敬的态度。
舜在历山耕作,由于和气谦让,同他一起开荒种地的人受到感染,变得能够互让,和谐相处,田界也不计较。舜去雷泽钓鱼,那里的人慢慢都能放下争执,互敬互让。舜在河边造陶器,仔细认真,不合格就重做,那些马虎的人见了,感到惭愧,跟着渐渐也做得精致了。舜的品德在公众中产生很大感召力,人们都愿意亲近他。他住的地方本来很偏僻,但一年后就变成村落,两年成了邑,三年成了都。
帝尧于是很赏识舜,奖赏给他高级衣料做的衣服、一架名贵的琴、一群牛羊,又为他修建了粮仓。
舜的父亲、后母和弟弟象看到后,很为妒忌,一心想暗害他,将赏赐占为己有。瞽叟叫舜去清洁粮仓那高高的上盖,然后暗中纵火,要烧死他。幸好娥皇、女英预先给舜准备了竹笠,一手一个张开如鸟的翅膀,乘风飘下而不死。瞽叟又与象设计让舜修井,然后推下沙土石块活埋了他。得手之后,三个人瓜分了舜的财产,象要琴和舜的两个妻子,而牛羊衣物粮仓归瞽叟及后母。幸亏舜在两个妻子的安排下,预先在井旁凿开一洞,下井后即藏身其中而免于被害。他出来的时候,象正在舜的房子里抚弄那架名贵的琴,见到舜终于感到惭愧不已。舜心中明知瞽叟、后母和象合计害他,但仍然和过去一样,孝敬父母,友爱弟弟,并没有一丝埋怨。
帝尧对舜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又分派工作让舜去做,终于认为舜的品德确实好,而且能干,能凝聚天下有能之士,便更多地把人建出来辅助政事:治理的地方父义母慈、子女孝顺、兄长爱护弟妹、弟妹恭敬兄长,远近的部族都为舜所敬慕,便将帝位传给了他,这就是历史上的尧舜禅让。舜以一个平民,一跃而为一朝的帝王,纯是孝与忠所致。吕纯阳在《吕祖全书》中介绍了七十二位忠神、三十六位孝神、五位孝神,合共一百一十三位,虞舜排于第一位,为『拨转乾坤,纯忠纯孝,揖让大德神圣,有虞大舜帝,无极至尊』,备受崇高礼敬,并要求修道中人,对各圣孝神之忠孝精神要『坚志奉行,细心体会』『朝朝夕诵,广布人间』。
故事三:
公元756年,安禄山反唐,肆虐华北。颜真卿举兵抗击,把义军队伍集中起来,正准备训练时,清河人李萼代表本郡前来借兵。
他对颜真卿说:『您首先倡导大义,号召大家来反抗叛军,河北地区的郡县都把您当作长城般依靠。现在,清河是您的西邻,国家平常把江、淮以及河南地区的金钱布帛都集中在那里供给北方的军队,被人们称为‘天下北仓库’。现在那里有布三百余万匹、帛八十余万匹、钱三十余万缗、粮三十余万斛。过去征讨突厥默啜可汗时,把兵器盔甲都贮藏在清河郡的武库中,现在还有五十余万件。清河郡有户数七万,人口十余万,我估计全郡的财物可以顶三个平原郡,兵备足可以顶两个平原郡。您如果能够借给清河郡,并抚慰、据守这里,以平原、清河二郡为腹心,那么周围的州郡就会如同四肢一样,无不听您的指挥。』
颜真卿说:『平原郡的兵是新近才集结的,没有经过训练,自保还恐怕兵力不够,哪里还顾得上邻郡呢?如果我答应了您的请求,那结果会怎么样呢?』李萼说:『清河郡派我来向您借兵,并不是兵力不足,而是想看一看您这位贤士是否深明大义。现在看您的意思还没有下定决心,我怎么敢随便说出下一步的计划呢?』颜真卿听后很佩服李萼的头脑,就把兵借给他。但其他人都认为李萼年轻轻敌,借兵分散兵力,将一事无成,颜真卿不得已只好拒绝。
李萼住到馆舍后,又给颜真卿写信,信中说:『清河郡脱离叛军归顺朝廷,奉献粮食、布帛和武器来帮助您的军队,您不但不接受,而且还心存疑虑。我回去复命说您不肯借兵之后,清河郡不能孤立,必定要有所依靠,如果投向叛军,就会成为您西面的强敌,您不后悔吗?』颜真卿大为震惊,立刻到馆舍去见李萼,答应借给他六千兵卒,一直把他送到边境,握手而别。这时颜真卿又问:『所借给你的兵已经出发,你可以告诉我您下一步的计划了吗?』李萼说:『听说朝廷派程十万率领精兵十万出淳口讨伐叛军,敌人占据险要抵抗,不能前进。现在应当先攻打魏郡,抓住安禄山所任命的太守袁知泰,恢复原太守司马垂的职位,让他做西南的主将,分兵打开淳口,让程十万的军队出来,共同讨伐汲郡、邺郡以北,一直到幽陵我方未攻下的郡县。平原与清河二郡率领其他的同盟郡的军队,合兵十万,向南进逼孟津,然后分兵沿着黄河占领战略要地,控制叛军北退道路。估计叛军向东讨伐的军队不少于二十万,河南地区忠于朝廷的义兵不少于十万,这样只要上表朝廷请求东征的军队坚守不出战,用不了一个月,叛军必然会发生内乱而互相攻击。』
颜真卿说:『好!』于是就命令录事参军李择交与平原县令范东馥统领这些军队,会同清河兵四千及博平兵一千,驻军在堂邑西南。袁知泰派部将白嗣恭率兵两万余人来迎战,三郡兵与魏郡兵苦战一天,魏郡兵被打得大败,被杀一万多人,被俘一千多人,缴获战马一千匹,缴获的军用物资也非常多。袁知泰逃往汲郡,于是官军攻克魏郡,军威大振。
李萼虽处劣势,但他善于分析双方局势,软硬兼施,说服颜真卿与之联合作战,才保全自己的势力并壮大之,眼光高远又切合实际,乱世英才更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