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用的东西若看似不够完美,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因为舍不得而没有充分使用,一个有才能的人,虽然已经经营了很多事业,但是看起来还是游刃有余,那么这个人为大众服务的功能是无穷尽的。真正正直的人看起来比较柔软;真正技术高明的人,看起来比较普通;真正辩才无碍的人,总是看起来木讷讷的样子。
老子认为,有智慧的人,应该具备一种『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内敛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为人处世上游刃有余,置危险于身外。
如此看来,有才能的人不一定是幸福的人。因为才能不仅能带来荣耀,更能导致灾难,才能让人羡慕,也让人嫉妒。才能出众如同树大招风,心胸狭窄的无能之辈总是会与有才能的人为仇的。因此,有才能的人更应懂得内敛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去运用它,要不然定会在这方面栽跟头。
故事一: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才高八斗,刚直耿介。他在朝为官时,许多无才无德的小人就重点攻击他。一次,唐宪宗召见白居易,对他说:『你诗名很大,为人忠直,不像是个奸诈之人,可为什么总有人弹劾你呢?』
白居易说,『皇上自有明断,我说什么也是无用的。不过依我看来,我和那帮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一定是他们嫉恨我的才华与忠直,否则,我和他们无冤无仇,他们为什么会无端诬陷我呢?』
白居易自知难与小人为伍,却不屑掩饰锋芒,他对那些无能之辈常出口讥讽,绝不留半点情面。
一次,朝中一位大臣作了一首小诗,奉承他的人不在少数。白居易看过小诗,却哈哈一笑,说:『如果说这是一首好诗,那么天下人都会写诗了。』
事后,白居易的一位朋友劝他道,『你身处官场,不应该当众羞辱别人。你不是和朋友谈诗论道,在朝堂上若讲真话,人家只会更加恨你了。』
白居易说,『我最看不惯不懂装懂之人,本来我不想说,可还是压抑不住啊。』
白居易自恃有才,说话办事往往少了客气。对皇上也大胆进言,只要他认为不对的事,就直言上谏,全不顾任何禁忌。
河东道节度使王锷为了升官,大肆搜刮百姓,他向朝廷献上了很多财物,唐宪宗于是准备让他当宰相。
朝中大臣都没有意见,只有白居易站出来反对。唐宪宗生气地说:『你是个才子,就该与众不同吗?你每次都和我唱反调,你是何居心呢?』
皇上发怒了,嫉恨他的小人趁势说他特才傲物,目中无人。一时间,白居易的处境更加恶劣,格外孤立。大臣李绛同情白居易,劝他收敛锋芒,说,『一个人如果因为才高招来八方责难,他就该把自己装扮得平庸了。你的见识虽深刻远大,但不可显示出来,你为什么总也做不到呢?这也是为官之道,不可小看。』
最后,白居易还是因为上谏惹祸,被贬出朝廷。白居易的才能人所共知,他尽忠办事,见解高明,却不能建功,只因他的才能过于外露,优点反变成了缺点。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相信才能万能的人只能算幼稚。人们应当时刻提防小人的暗箭和中伤,把最能让别人嫉妒的东西藏起来,避免纠缠。
内敛,可以说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传统方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内敛。智欲圆而行欲方,也算一种内敛,凡事不张扬,得意不忘形,富足时不骄矜,位卑或者贫穷时也不谄媚,更是一种内敛。
看小说、听评书我们不难知道,镖局这个旧行当在古代曾经盛极一时。镖局的人身怀武功,在舞刀弄棒的年代,仅凭此道,为人处世就可以胜人一筹;当着别人的面,剑拔弩张,趾高气扬,甚至喜怒形于言表,也自有底气。可是,镖局恰恰应该是内敛型的。
镖局的对头是强盗,但镖局遇见强盗并非上来就是拳脚相加,而是把自己先收敛起来,讲行话,论人缘,拉交情,谈潜规则,不到万不得己时绝不动手。因为强中自有强中手,真打起来谁都未必占便宜。强盗拦住镖车,镖局的人要抱拳拱手,打个招呼:当家的辛苦了!镖局心里明白,自己这碗饭就是因强盗所得,对方才是当家的。如果对方问:穿的谁家的衣?回答就是:穿朋友的衣!又问:吃谁家的饭?再答:吃朋友的饭!
人家听得高兴,自己又说的是事实,两下里一畅快,就过去了。当然,这也是由于那个时候的贼比较内敛,自有一套道上的规矩,这些底线自知不可轻易破坏,破坏了就丧失了立命之所。
如果古时候的强盗和镖局的人都不知道内敛,上来就兵戈相见,那谁都无法吃好自己的『饭』。
处世,当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内敛而不张扬。古人云『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说的就是仪表、行为上的差异。它告诫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懂得在谦虚中善学,懂得在内敛中进步,而不要不知天高地厚,摆出一副唯我独尊、锋芒毕露的骄姿傲态。
故事二
东汉桓帝时,长沙零陵等地盗贼蜂起,被平息后仍有盗贼卜阳、潘鸿等逃入深山潜伏,避实就虚地四处抢劫,蹂躏百姓,并勾结其他盗贼,声势颇大。
荆州刺史度尚,颇有胆略,招募本地的少数民族,悬赏进讨,大破贼众,连平三寨,获得珍宝无数。卜、潘二贼仍活跃山林,据险固守,与官府对抗。
此时的军士都已抢得不少金银珍宝,毫无斗志了。为了继续追剿盗贼,度尚说:『卜阳、潘鸿为多年积贼,能战能守,现退据险地,不易驱除。我等军士经过几场激烈战斗,已相当疲劳,和盗贼相较,又是敌众我寡,一时不便轻进。我正征调各地兵马到来,并力围击,方可成功。在此期间,各军可以多多休息,还要随时习练武功,上山去打打猎。等到各地兵马齐集了,再大举进剿,岂不一劳永逸?』众军士闻言,无不拍手称快,当即成群结队,四出游猎。他们每天捕获禽兽无数,充入庖厨,以供大嚼,可谓天天牙祭、晚晚宵夜。
度尚见军士们贪图享乐,很少顾及军营,便趁营内无人时,密派亲信,潜至各营放火,顷刻间,全营付之一炬。
黄昏时,众军士回营,无不触目惊心,叫苦连天。几座营盘都化为灰烬,各人平日获得的珍珠财宝都被烧得一干二净。大家涕泪交流、自悔自恨时,度尚说:『贼人如此可恶,竟敢乘机烧营。本官一时疏忽,也难辞其咎。血债要血偿,此次损失,定向贼匪讨去。』最后,他又安慰军士:『卜、潘两贼所劫获之财货甚多,其金银珠宝堆积如山。只要我们奋力一战,便可全部取来,此次损失只是区区之数,不足挂齿。我们明天出发进剿便是了,保证马到成功,保证各人有更大收获。』
众军士整理行装,天刚亮就出发,飞抵贼寨。众贼毫无防备,被官兵如削瓜切菜一样, 卜、潘二贼亦被乱刀杀死,荆州之乱迅即平息。
度尚放火烧掉了士兵所有的财宝,却激发了他们的斗志,获得了最后更大的胜利。我们应该学他这种敢于放手一搏的精神与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