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持,持有;盈之,充满且即将外溢。行事之功在于持而不盈,倘若盈之,不如停下来不做,否则劳而无功反而有祸。

  持而盈之,反映的是功事已到了一定限度。不如其已,要求主观愿望应符合客观规律,应知及时自我收敛。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揣,捶打;之,使之坚挺。借用外力使虚弱,疲软的东西坚强、挺拔,是不能保持长久的。

  揣而,是说只强调外因而不顾及内因。不可长保,说明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道德功的修炼,正是强调内因作用,只有加强内在修养,蓄浩然正气,才能确保生命之树常青。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金玉满堂,是财富充实(精气充沛)的象征。莫之能守,说明金玉的价值在于流通,执着于守将会带来不安和危害。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因富贵而骄横,必有丧失真我之咎。自古骄兵必败,不识骄的危害性,必定有憾。

  社会上有些人,起初为人民的利益而尽心尽力,以至于富贵加身,本该得到人们敬仰的,却因其居功自傲,不可一世,以至于晚节不保,功亏一篑,身败名裂,成为人民的罪人。

  功遂身退,天之道。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这是自然规律。事业已遂,力量至极,则引身退后,这是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知进而不知退者,祸必及身。

  世间伟人,一旦达到事业的顶峰,完成其历史使命,就应该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效法自然,主动地退位让贤。功遂身退是主动的、积极的,在圣人之治的社会里,不存在功高盖主、危及生命的现象;封建士大夫们所奉行的明哲保身、归隐山林,则是被动的、消极的。

  本章是在宣扬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观念。探索宇宙的起源是一个庞大工程,一个人耗尽一生可能都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要想有点成就,就得做到适可而止,使一切恰到好处。探索宇宙起源之所以困难,在于太多太大,属于大数和素数的研究范围。功成、名遂是要进入非常道范畴,身退是指从非常道范畴退回到常道范畴。另外,老子认为,把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观念引申到社会生活的范围也同样是适用的。

0.1041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