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自生,即为自己谋生。

  天地之所以长久,是因为天地都不为自己谋生。天和地是对立统一、不可分离的,天因地而生,地因天而存。天地无私,故能天长地久。所以,无私才合乎自然规律。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同样,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也不例外。为了有形的身体而生活,人生价值观自然就是无止境地追求金钱财富,目的在于以有形养有形,满足自我外部感官的需求。这样一来,身体就有灾难了,因为人的欲望是没有满足的。无尽的欲望必然导致阴阳失调、内外失衡,身体各种疾病接连不断,以至于未老先衰,黄泉早赴。圣人则不是这样,他明白灵魂和身体的关系,即只有保持灵魂和身体的平衡,才能确保身心健康。因此,圣人治身不片面追求有形物质来养身,而是先育法身。法身是灵魂的化身,正气的凝聚,是相对于有形的肉体(色身)而言。《西派真传》说:『抱吾法身,养吾色身,色法兼养,性命双修。』其结果是法身未明,色身却首先得以强壮——『后其身而身先』,因为健康的身体是法身显现的基础。

  圣人把色身置之度外——外其身,始终关注着法身,反而延长了寿命——身存。色身和法身是对立统一的,我无私以养法身,法身无私以治色身,法身存则色身存,法身失则色身亡。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并非圣人没有私心,只是因为圣人彻悟了大道,才能够成全他健康长寿的私心。

  圣人『身先』『身存』之私的实现,是深明先与后、内与外、本与末、人与己的辩证关系的结果。

  老子根据宇宙法则揭示了人生法则,而人生法则又贯穿着社会法则。他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思想,正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原型。治理国家,只要时时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自然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从而体现人生价值,获得人生幸福。为了肉体而活着的人,生命不会长久;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活着的人,只要是社会存在,他的英灵就不会消失,因为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本章是老子的符合利己主义的利他主义思想。利他在前,利己在后,无私在前,成私在后,无私而成其私。老子以天人合一的境界,把宇宙、人生和社会看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爱而忘私、和谐相处,由此而形成利他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无私是合乎道的美德,只有用以利他主义、集体主义为中心的价值观来取代以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价值观,人类才能实现整个世界和谐有序的最大私心。

0.0917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