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的『易』是对立统一、对立转化的意思,而《易经》所揭示的阴阳生克原理就是贯穿于《道德经》始终的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最根本规律,也是老子辩证法的灵魂,它包含着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太极载道,八卦寓德:太极八卦,合为道德。《易经》和《道德经》,其思想体系是一脉相承的,其理论基础都是来自内修实践。

  原子是生成非生命物质的基本功能单位。细胞是生成生命物质的基本功能单位,无论是原子还是细胞,都含有阴阳两种属性。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属阳)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属阴)组成。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然而电性相反,从而保持自身的阴阳平衡。每个细胞核有阴阳两套染色体,呈双螺旋状的阶梯结构,碱基阴阳成对排列。一个原子的体积不等于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体积之和,而是远远大得多,其中空部分就是气场的存在。细胞也是这样,细胞中的染色体是在不停地旋转运动的,其旋转运动的空间就是元气的存在。正是因为有了运动空间,阴阳两性物质形成一定距离,才能因气而动,相互激发,相互涤荡,交感而生,从而化生出新的原子、细胞。

  『万物负阴而抱阳』,是言『对立』,揭示了矛盾的普遍规律。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没有一切。『冲气以为和』,是言『同一』,说明平衡、和谐的运动空间是一切事物发生、转化的前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揭示的正是宇宙间的对立统一规律。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们最痛苦的就是当孤儿、做寡妇、没有饭吃,而王公却用来作为自己的称号。王公所称皆自损之辞,是什么道理?王公以此自称,是在昭示天下,自己时时刻刻心存弱者,为百姓的生活着想,以示有德。其根本目的只是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获取更长久的既得利益罢了。表面看来,王公以『孤、寡、不谷』为称,损害了他的高贵形象,实际上却有利于树立他们的一明君』形象。树立了明君形象,就有利于统治地位的稳困,从而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欲望『或损之而益』:统治者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自己的利益,却损害了劳动人民的利益『或益之而损』。这是以辩证的观点对统治者的虚伪性和欺骗性的斥责。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人之所教』是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施行的教化,教化的内容不外乎以强胜弱、以刚胜柔、弱肉强食、自我有为等老子说"既然他们这样教化'那么,我也要正告他们"违背天理,以强暴欺压柔弱者的人不得好死!『强梁者』,是违背道德,以强权政治或罪恶手段欺压人民、伤害无辜的强盗。『不得其死』,即不得好死、不得善终,表达了老子对『强梁者』的无比愤恨和对善良的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既有否定,就有肯定。老子否定了『强梁』之教,必然肯定与之相反的『柔弱』之教,也就是老子一贯倡导的贵柔贵弱思想,而贵柔贵弱思想,即是贵民思想;于是老子在诅咒之余,高呼并断言:我将成为贵民教育开端的人;或者说,贵民教育必将从我开始。

  就治身而言,『得其死』者,功夫高深,无疾而终,坐化而去,即『有罪以免邪』;『不得其死』者,必有天灾人祸,或临终遭受疾病的折磨而死。

  本章通过宇宙生成论揭示了宇宙的根本规律,正告统治阶级不要为了既得利益而对劳动人民实行强权统治,强与弱是可以转化的。老子把弱者比于百姓,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明确表达了老子推翻反动统治、还人民权利和自由的强烈愿望。

0.0899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