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春秋时期老子著,是道家的开山之作,更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源泉。

  老子(公元前571-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谥号伯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一说为安徽涡阳县)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德经》五千言,重在详尽论述作为宇宙本体、万物之源和运动规律的天道,并将这种天道用以关照人道,指导治国和修身,直面现实社会,涉及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用朴素的辩证思维构建起独特的理论体系。《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其文义深奥,包含广博,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无不受其影响,被誉为『万经之王』。

  全书共81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讲述的是宇宙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奥妙,下篇《德经》讲述的是处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本次出版的《道德经》采用简体竖排,精注今译文白对照,点评品读,辅之以证解故事,务求使读者对原著有更直观、更透彻的理解。编者在编纂工作中更是以权威的古本、善本为底本,加以校勘,其中译文部分采用的是意译与直译相结合的方式,意译容易使读者理解,直译能讲清原意。总之,此次整理编纂工作的目的就是将《道德经》更通俗易懂地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0.0678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