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始公维峤、次曰维华、三曰维岳、四曰维峦,亦由保昌县逃奔至广州或新会各地带也。维峤、维岳迁新会,维华、维峦迁广州城内,维贤迁番禺,维岑迁高州县。至十三世听潮公于明朝洪武二十七年择那伏而居。那伏之乡名由陈白沙先生在小那伏教学(即天心里旧居),故改为那伏乡也。
那伏之始祖一世维峤公,二世听潮公,三世明广、元广,四世云山、永光,五世松乐、耕乐,六世松隐、竹溪、梅友。云山二房迁背坑,云山三房迁中山。七世南窗生伯麟,即翠峰祖;南所生伯洋、伯勤;南轩祖迁龙泉飞山,八世祖迁广海,梅友十世祖继吾公生二子:尚礼、尚通,亦迁广海也。
我家得姓,初世起自齐太公。六代孙文公子高之孙,傒以王父为氏,渤海人,故今著姓犹曰渤海郡。宋靖康时,避乱迁广东南雄珠玑巷,遂为南雄人。按本纪由南雄再迁者兄弟三人,居香山,从徙番禺,从迁新会。其居番禺者我祖台子光宣教也。因仕占籍,遂世里村周南兴和坊,时在宋世开基卜胜垂我后昆,是为番禺里村高氏之始祖。十六世孙为伊、为表,十七世孙修忠、象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