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代名人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当代作家,全国人大代表。 [1]  2017年3月22日,澳门大学向贾平凹颁授了荣誉博士学位。 [2]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3]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4]  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5]  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6]  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7]  2011年凭借《古炉》 ,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

  中文名 贾平凹(读音:jiǎ píng wā) 别    名 贾平娃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 出生日期 1952年2月21日 职    业 作家 毕业院校西北大学中文系 主要成就 《浮躁》获得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 

  《废都》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秦腔》获第1届红楼梦奖首奖 

  《秦腔》获第7届茅盾文学奖 代表作品 《商州》、《浮躁》、《废都》、《白夜》、《秦腔》、《古炉》

  人物经历编辑

  1952年出生,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现居住陕西省西安市。 [8] 

  贾平凹

  贾平凹(4张)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从事过几年文学编辑工作,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

  新时期伊始,文学界普遍还在“救救孩子”的呼喊中抚摸伤痛、控诉罪恶时,贾平凹却以一个山地青年天真的眼睛发现了爱和美。他的《满月儿》、《果林里》宛如林中月下吹奏着一支清新动人的柳笛,因而引起评论界的注意。 [9] 

  1982年后就职西安市文联,专职作家,从事专业创作。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

  继《山地笔记》之后,贾平凹的一些探索性作品如《鬼城》、《二月杏》等在1982-1983年引起争鸣,1984年关注改革的商州系列又引起评论界的积极反响。 [10] 

  1985年是贾平凹创作颇丰的一年。同时,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的良好环境也使文艺研究的观念热、方法热渐成高潮。西方文艺思潮的大量输入与引鉴,各种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的交叉与整合,都促进了研究理论方法的更新、主体思维空间的开阔。

  贾平凹

  贾平凹(21张)

  1990年代,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开始从对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层面的关注转入生命本体层面的思考与探求。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废都》创作完成之后,倔强的贾平凹并未消沉下去。《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是他基于现实生活而创作的小说作品。 [11] 

  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12] 

  2005年,获得鲁迅文学奖。 [13] 

  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14] 

  2012年,获得朱自清散文奖 。 [15-16] 

  2013年中德作家论坛开启首日,贾平凹分享了他的故事。贾平凹说,磁铁只对螺丝帽、铁钉起作用,不对石头、木块起作用,文学也同样。“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读者,越考虑,书越卖不动。” [17] 

  2015年,获得首届“丝绸之路木垒菜籽沟乡村文学艺术奖”。 [18] 

  2016年12月,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 

  2017年3月22日,澳门大学向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颁授了荣誉博士学位,表彰其在推动当代汉语文学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2] 

  2018年1月,贾平凹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 

  主要作品编辑

  个人作品一览表

  长篇小说

  中短篇小说

  《商州》《浮躁》《妊娠》《逛山》

  《兵娃》《姐妹本纪》《早晨的歌》《美穴地》

  《油月亮》《废都》《白夜》《土门》 《山地笔记》《腊月·正月》《小月前本》《天狗》

  《高老庄》《州河》《黑氏》《怀念狼》 《新时期文学名著丛书. 贾平凹卷》《故里》《匪事》《酒》

  《病相报告》《秦腔》《高兴》《情劫》 《丑石》《祭父》《好读书》《静虚村记》《贾平凹自选集》

  《古炉》《老生》《带灯》《泉》《太阳路》 《商州散记》《晚唱》《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地平线》

  散文集

  《爱的踪迹》《心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

  《空白》《平凹文论集》《学着活》

  《坐佛》《朋友》《我的小桃树》《静水深流》 《平凹与三毛》《我是农民》《天气》《敲门》

  《饺子馆》《走虫》《月迹》 《艺术家韩起祥》《做个自在人》

  《走山东》《说话》 

  《商州三录》《造一座房子住梦》

  《访兰》

  创作特色编辑

  贾平凹手迹

  贾平凹手迹(2张)

  贾平凹的散文内容宽泛,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的情绪变化、偶然感悟的哲理等等皆可入文。贾平凹于传统的散文写作中,取了个大突破——凡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情绪(爱与恨),或偶尔感悟到的某些哲理等,都呈现文中。在他文中,不难发现贾平凹的赤子之心,于现今复杂的社会里的确难寻。而且,贾平凹对美感的追求,于字里行间清晰易见。

  他常用轻淡的笔墨,再现实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又经常忽视的景象,但却能引人入胜。在他的《丑石》、《静虚村记》、《夜游龙潭记》等篇中,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一艺术特质。他的散文,浓的如酒般醇厚绵长,淡的如溪水清纯透明。在一种古朴而又平淡的氛围中,贾平凹道出他对生命、历史、宇宙的深深思索,使他散文具有一种深邃的哲思。

  贾平凹的大部分散文都闪烁着哲理的火花。这种哲理多出自作家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非前人言论的重复,哲理的诠释过程也就是文章的重心,极富情致和个性。

  获奖记录编辑

  荣誉奖项

  ▪ 2018    首届    北京大学王默人-周安仪世界华文文学奖[21]     《极花》[21]     (获奖)    

  ▪ 2012    第二届    朱自清散文奖    (获奖)    

  ▪ 2011    施耐庵文学奖    《古炉》    (获奖)    

  ▪ 2008    第七届    茅盾文学奖    (获奖)    

  ▪ 2006     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    (获奖)    

  ▪ 2005    第三届    鲁迅文学奖    《贾平凹长篇散文精选》    (获奖)    

  ▪ 1997    法国费米娜外国文学奖    《废都》    (获奖)    

  ▪ 1989    全国优秀散文奖    《爱的踪迹》    (获奖)    

  ▪ 1987    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    《浮躁》    (获奖)    

  ▪ 1984    中国作协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腊月·正月》    (获奖)    

  ▪  1978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满月儿》    (获奖)    

  人物评价编辑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 [22]  他是当代中国一位

  

0.1010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