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秩事

  贾氏窥帘

  

  【贾氏窥帘】

  

  《世说新语?惑溺》:“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椽.充每聚会,贾女于青璅(璅同“琐”。古代官门上的一种装饰.)中看见寿。说之,恒怀存想,发于吟咏。后婢往寿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丽。寿闻之心动,遂请婢潜修音问,及期住宿。寿跷捷绝人,逾墙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觉女盛自拂拭,说畅有异于常.后会诸吏,闻寿有奇香之气,是外国所贡,一着人则历月不歇。充计武帝惟赐己及陈骞,余家无此香,疑寿与女通,而垣墙重密,门阁急峻,何由得尔。乃托言有盗,令人修墙。使反曰:„其余无异,推东北角如有人迹。而墙高非人所踰。,充乃取女左右婢考间,即以状对,充秘之,以女妻寿。”

  

  “贾氏窥帘”又称“韩寿愉香”„韩令愉香”,后代指男女私情。

  

  宋,李清照《漱玉集》《多丽》(小楼寒)词:“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

  

  

  

  

  

  《无题》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注释]

  

  ?金蟾:指蛙形的香炉。啮锁:咬着香炉上的锁扣。玉虎:吊水用的辘轳,用玉虎装饰。以金蟾能烧香、玉虎能汲水反衬自己苦于相思却找不到机会与情人相会。 ?贾氏窥帘:晋韩寿貌美,侍中贾充召为僚属,贾充的女儿在帘后窥见韩寿,很是喜爱。贾充知后,便将女儿嫁给韩寿。韩掾:即韩寿。宓(mì)妃留枕:相传宓妃是伏羲氏之女,溺水洛水,号为洛神。这里指甄氏。曹植离京回封国途中。宿于洛水边,梦见甄氏来相会遂作《洛神赋》。魏王:指曹植。

  

  ?春心:相思之情。

  

  

  

  此诗写一位深锁幽闺的女子恋爱受阻。她追忆前情,无限怅惘。虽以物为比,以事为喻,表白自己对爱情的追求,但又流露了相思无望的伤感情绪。寄寓着作者仕途不利的难言之痛。 其中“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用了这样的典故:贾氏窥帘:晋韩寿貌美,大臣贾充如为属僚,一次贾充的女儿在帘后窥见韩寿,私相慕悦,遂私通。并以皇帝赐充之西域异香赠寿,贾充发觉后,就把女儿嫁给韩寿(见《世说新语》);宓妃:相传伏羲之女宓妃溺死于洛水,遂为洛水之神,此处指曹丕皇后甄后。留枕:据《文选.洛神赋》李善注:曹植曾求取甄氏,曹操将甄氏配曹丕,曹植苦思不已。甄氏死后,曹丕将她的遗物玉镂鑫带枕

  

0.0768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