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恒星谱海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敖山:一个承载着敖氏历史与文化的传奇之地
敖山:一个承载着敖氏历史与文化的传奇之地
2025-02-22 09:32:45 来源:
编辑:孟庆媛
点赞:0  点击:0  评论:0

敖姓的起源,相传帝颛顼的老师叫太敖,他的子孙以此为荣,就以他的名为姓,称为敖氏。古有地名为敖山,当地的部分居民以敖地名为姓。古代若敖,堵敖氏的后代中就有取他们的名为姓氏的。
一、山东新泰市东南的敖山(现称青云山)
   其位于山东新泰市东南十五里处。山峰突兀而起,峭壁如削,仿佛倚天长剑直插云霄,此乃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独特的地貌特征使得它在百里之外都能被望见,成为新泰八景之一的“敖山削壁”。山上奇石遍布,景色秀丽,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享受。
   历史文化方面,北宋宣和二年(公元 1120 年),宋徽宗赵佶钦封此敖山神爵号“溥灵侯”。宣和初年久旱不雨,当地百姓在此祈雨,后降下甘霖,地方官奏明朝廷,第二年徽宗钦赐神庙匾额“孚泽”,并加封山神。山南半山腰有“三元殿”,为清康熙年间“钦令海防提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薛士英所建。薛士英在顺治十五年(公元 1658 年)赴京赶考途经敖山,上山观景并许愿,高中进士后为还愿将敖山改称青云山,修筑三元殿。三元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或三元,建筑面积达 780 平方米,规模宏大,做工精细。山门台阶共 53 级,称“五十三参”,台阶两侧有康熙九年(公元 1670 年)的石碑,东题“观海”,西题“瞻岱”。

二、河南荥阳市东北的敖山
   作为古山名,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这里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尚书·序》中提到“仲丁迁嚣”,《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帝中丁迁于隞”,“隞”也作“嚣”,音同“敖”,其山上有城,即殷帝仲丁所迁之处,是商朝的一个重要都城遗址。秦代在此设置敖仓,敖仓是秦朝重要的粮仓,在当时的经济和军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凸显了敖山地区的战略重要性。《左传》宣公十二年(前 597 年)也有“晋师在敖、鄗之间”的记载,说明敖山在古代也是军事活动频繁的地区。
关于河南荥阳市东北的敖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1. 重要的都城相关历史:
   殷都隞城:在商朝时期,这里是殷帝仲丁所迁的都城隞城所在地。仲丁是商朝的第十任君主,他将都城从亳迁到了隞,这一举措对商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也使得敖山地区在商朝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成为了商朝的政治中心之一。
2. 战略要地与军事活动:
   晋楚邲之战的相关地点:《左传》鲁宣公十二年记载,晋楚邲之战时,“晋师在敖、鄗之间”。这场战争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为争夺霸权而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敖山附近作为战争的发生地之一,见证了当时诸侯争霸的激烈场面,也反映出敖山地区在当时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楚汉相争的关键区域:秦末楚汉相争时期,敖山附近也是重要的战略要地。荥阳西北的敖山有秦时建立的小城,城内有许多专门储存粮食的仓库,即敖仓。这里靠近黄河岸边,适合船舶停靠,交通便利,是重要的粮食中转地和仓储地。刘邦和项羽曾在此地展开激烈的争夺,敖仓的得失对双方的战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项羽曾占领敖仓,但后来因没有重兵驻防,被刘邦趁机夺回,这成为楚汉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3. 粮仓文化:
  敖仓的建立与发展:敖山地区的敖仓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魏国,魏武侯时期,魏国经过李悝变法后粮食产量大增,绝大多数粮食存储在敖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敖仓建成了当时最大的粮食存储基地,把山东各国的粮食运输到这里,再经过陆路运输转向秦国各地。
  敖仓的影响:敖仓在古代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许多关键战役的焦点。它不仅为秦国的统一和稳定提供了重要的粮食保障,也在楚汉相争等战争中成为双方争夺的关键目标。其重要性使得“敖仓”一词在古代历史中成为粮仓的代名词。
以下是与敖山相关的诗词典故:
1.《诗经·小雅·车攻》的记载:“搏兽于敖”,这是《诗经》中对敖山的提及,虽然只有简单的四个字,但可以看出在古代敖山是一个可以狩猎野兽的地方,反映出当时敖山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其作为古人进行狩猎活动场所的特点,为敖山增添了一份古老的文化韵味。
2.《左传》中的记载:《左传》宣公十二年(前597 年)记载“晋师在敖、鄗之间”。这一记载不仅明确了敖山在当时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军队活动的重要区域,而且从侧面反映出敖山周边地区在春秋时期是各国纷争、军事较量的重要舞台。此典故为后人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军事以及地理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3.清范为宪的《敖山夕照》:具体诗句已难以考证,但从诗名可以看出,这是对敖山傍晚夕阳景色的描写。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敖山上,形成独特的景观,引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这也说明敖山的景色在古代就受到文人墨客的关注,成为他们诗词创作的题材,为敖山的文化内涵增添了一抹诗意的色彩。
4.敖仓与“民以食为天”的典故:楚汉时期,荥阳西北的敖山有秦时建立的小城,城内有许多专门储存粮食的仓库,即敖仓。谋士郦食其曾向刘邦提出“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强调敖仓的重要性。能否占领敖仓成为楚汉战争胜败的关键点,这一典故不仅体现了敖仓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也使“民以食为天”这一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言。
三、湖南耒阳的敖山
  位于湖南耒阳大市乡敖河边,距耒阳市区 15 公里。山形秀耸状如鸟,相传有一种全身雪白、嘴巴呈红色的鸟被视为不祥之鸟。传说敖王神全力保护敖河上的船工安全,当地人为感念其恩德建造了敖山庙。
  敖山庙会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年农历五月廿三日是敖王生日,从这天凌晨起连续七天七夜,人们会在大庙前唱戏、拜章、祭祀、游船、舞龙、舞狮等,热闹非凡。庙会活动中的拜章、香会、唱戏、游船、舞龙、舞狮等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民间礼仪、工艺、舞蹈、音乐和表演艺术,对于研究耒阳地方民俗有较高的价值。


评论
全部评论

0.1550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