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梨树县孟家岭镇四台子有一齐氏家族声名显赫,人才辈出。先后有四人考取进士,十三人任知县,两人官至省长。在政界清正廉明,享有盛誉;在商界诚实守信、生意兴隆。
一、家风传承
杰出人物的成长离不开优良家风。清乾隆年间,朴实的农民齐老全携妻儿,从河北迁至梨树县孟家岭镇四台子村(原属奉天伊通州)落户。一家人辛苦耕作、勤俭持家,常告诫子孙胸怀大志、知书达理。
到四台子始祖齐永安时,齐氏家族生活充裕、人丁兴旺。齐永安年近四十得子齐毓珍,理应视为掌上明珠,宠爱有加。但是,当齐毓珍十岁时,一次赶上数九寒天大雪及膝,他便从私塾中早归,被齐永安知道后勃然大怒,为了教育孩子,狠心紧闭门户不让儿子进屋。时间长了,母亲不舍,怕把孩子冻坏,才央求着让儿子进屋。齐永安说:“做人如果不自立,最终只能受尽饥寒,孩子从小吃过这份苦,才能懂得珍惜机会”。从此,齐毓珍发奋求学,成绩喜人,长大后成为杰出商人,曾修建五所义塾,回馈家乡。
二、四第同庚
齐家第四代人齐忠甲、齐绅甲,第五代人齐耀琳、齐耀珊,叔侄四人均进士连第,被百姓们交口称赞,誉为“齐门四进士”。
齐耀珊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率先考取举人,光绪十六年(1890)联捷庚寅科进士;齐绅甲于光绪十八年(1892)考取壬辰科进士;齐忠甲、齐耀琳于光绪二十年(1894)同登甲午科进士。光绪帝听闻后,认为天降英才以振朝纲,龙心大悦,特派人赐予齐氏家族一联三匾,对联即:“丹桂有根偏生书香门第,黄金无种竞长勤俭人家”;三块金匾,分别上书“四第同庚”“桑影绵长”“家教可风”,这十二个字高度概括了齐氏荣耀。
三、国家栋梁
齐绅甲凭借满腹才学,曾官至山西知县,御赐光禄大夫。国民时期任参议院议员。后因不满清末官场腐败,毅然辞官退隐,回到家乡创办学堂,培养大量人才,为我省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齐忠甲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任翰林院编修,因在家排行第八,故人们常尊称他“齐八翰林”。光绪二十三年(1897)兼都察院御史时,他奉旨巡视东北边境,对“段芝贵用一万两白银买歌妓杨翠喜,送给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的儿子载振,想得到保荐拟任黑龙江巡抚”事件予以揭露,使该受贿案轰动全国,人们无不钦佩他刚正、耿直的品格。光绪二十九年(1903)奉命任浙江乡试副考官。光绪三十四年(1908)任贵州道监察御史。
齐耀琳在光绪二十年(1894)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直隶曲周、清苑知县,磁州、遵化直隶州知州,保定知府。光绪二十四年(1898)任直隶曲周知县期间,他经常微服私访,秉公办事,拒绝贿赂,使百姓安居乐业,被当地民众称为“齐青天”。据《曲周县志》记载,齐耀琳离任时,百姓列队相送。登轿时,有人拔其一只靴,供奉在大堂之上,以警示接任者继承他的品质。光绪三十四年(1908)任天津道尹。宣统元年(1909)升任直隶按察使。宣统三年(1911)晋升为江苏布政使,后改任河南布政使,12月任河南巡抚,不久即任盐务大臣。后任河南都督、吉林民政长、江苏巡按使。1915 年12 月袁世凯称帝时,获封一等伯。1916年6月出任江苏省长。期间,经费预算经常节余,齐耀琳尽数上交国库,一文不占。后代管江苏督军。1920年9月辞官经营天津耀华玻璃公司。
齐耀珊在光绪十六年(1890)五月授内阁中书,委署侍读。历任湖北巡抚署文案、武昌保甲总办、宜昌府知府、汉口清丈局总办。光绪末年,升任湖北荆宜道,为花翎二品衔。此后又任江汉关道兼洋务总办,湖北地方官督练公所教练处总办,湖北提学使等职。后任北京盐务筹备处处长、约法会议员、参政院参政。1918年1月历任浙江省、山东省省长。1921年5月历任北京政府内务总长兼饥馑救济会总理、商务银行总裁、农商总长兼署教育总长、天津农商银行总裁。1927年出任张作霖安国军政治讨论委员会委员、北京古学院经史研究会研究员。
齐耀琮等人经商有道,雇佣管事、代理,经营范围扩至百货、当铺、油坊、烧锅等。齐家四台子同仁宫、郭家店同仁站、四平同仁街、公主岭同仁堂、辽源同仁达等产业遍布省内外。
此外,还有齐耀瑭曾任辽宁省黑山县长;齐耀珺曾任吉林省财政厅长;齐耀珹曾任天津县知事;齐耀瑄曾创办伊通巡警,补任吉林省知府。晚辈齐长贵设计监修伊通的启文书院,被赏赐“五品功牌”。
齐氏家族以“名人效应”为传导,其勤俭、致学、务实等家族遗风和授业之道,留名青史,泽被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