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家族自五代武肃王钱镠起,就很重视谱牒的修撰,“先德不可不念,世谱不可不修”,修撰家谱不但可以详祖宗之自出而溯其源,而且可以“上以承祖尔之风,下以广子孙之德”。他曾为吴越钱氏纂编第一部《钱氏大宗谱》并于后梁乾化五年(915)八月十八日为谱撰写序文。至今钱氏大宗谱均有此序文汇载。
钱氏世系,远祖有八十代,近祖又有自武肃以来的三、四十代,子孙昌盛,遍布全国。各地各支各派部拥有自己的宗谱。按《钱氏家乘》所载就有100余支脉。现存最早的钱氏族谱,是五代后梁乾化五年武肃王自撰的《钱氏大宗谱》;三传而至文僖公维演,又于宋仁宗天圣五年丁卯(1027),尊武肃王(81世)为一世祖而衍续前谱,称《吴越钱氏庆系踏》。宋徽宗、宋理宗亲自为之撰谱序;近代的钱氏总谱似应是钱文选于民国十八年付梓的《钱氏家乘》,分序言、宸翰、像赞、图考、年表、家训、传记、遗文、艺苑、古迹、轶事、世系、支派、祠产等篇目共十四卷。为之撰谱序的有徐世昌、孙宝琦、张謇、陆徽祥,江朝宗、唐继尧等。无锡的钱氏宗谱,始自明永乐四年(1406),是钱进的九世孙(武肃王十六世孙)、文林公钱恒以锡山后裔续之,称《锡山钱氏世谱》。后经不断的修续,有“总谱”、“支谱”、“家谱”、“堂谱”之分,谱本很多,可惜所剩无几了。现存的“无锡宗谱”有:《堠山钱氏宗谱》;钱承康于光绪丁酉(1897)重辑的《钱氏湖头分支马桥宗谱》,七房桥钱绍霖于道光九年(1829)修、钱穆父钱承沛参与续修的《钱氏文林公支宗谱》;民国二十年钱基博撰的《堠山钱氏丹桂堂家谱》;以及《钱氏宗谱》(砖桥支)等五套。概况简述如下:
(一)忠献王分出——无锡湖头钱氏
钱进有子三:颖、仅、仁。三子仁赘于严州之湻安,是为湻安始迁祖。长、次子居无锡。
慧甫公支
次名誉,字永之,为慧甫公支永之公派祖。祖居墩上。其衍派有:巷口里、金山头、唐巷、南西漳、开化乡墩里、双庙彭村、苏州金山头等。
仅,字能甫。仅之孙钱梓,字国器,赘于新安溪过氏,遂定居新安溪,称湖头钱氏。梓生成大。成大四子,前三无考,四子志宁生子二:祐和裕。
马桥支
宽甫公支
裕长子文煜,字光远。为宽甫公支光远公派祖。生三子:师中、师孟、师贞
师中子允杰(武肃王十六世孙),字仲能,为光远公支仲能公派:衍派有蠡东、湖头戈村、东高山等。
师孟长子允升,字仲益(武肃王十六世孙),为光远公支仲益公派:衍派有袁巷桥、西洞庭山等。
师贞长子允益,字孟谦(武肃王十六世孙)为光远公支孟谦公派:衍派有周仓桥、开化桥、许慕等。
师贞次子允善,字仲循(武肃王十六世孙),为光远公支仲循公派:衍派有毛坟桥、陆家桥、西曹等。
师贞三子允道,字叔达(武肃王十六世孙),为光远公支叔达公派:衍派有南埸、蠡东、走马港、延渡桥、宜兴张渚等。
裕次子文焯,字明远,为宽甫公支明远公派祖。文焯生五子
长子士元,字彦春,曾任永嘉书院山长,子五(衍派另后)。
次子士亨,字彦嘉,为宽甫公支明远公分士亨公派,衍派不详。
三子士久,子蒙,字公叔,为宽甫公支明远公分公叔公派,衍派有钱家衖、章村里等。
四子士贵,五子士达,后裔失考
山长公士元生五子:
长子震,字伯起,立伯起公支。有孙好德,字惟贤,是为伯起公支惟贤公派:衍派有新安横泾、白垫泾等。
次子恒,字文林,立文林公支。子登、发。发于洪武十六年(1383),徙居垂庆乡砖桥,人称砖桥钱氏。有子三:
长名种德,字惟常,是为文林公支惟常公派:衍派有砖桥、南啸傲泾、北啸傲泾、梅里淹下、宛山、放鹰四庄、杨山巷、鹤嘴、苏州黄埭等。
次名顺德,字惟孝,是为文林公支惟孝派,衍派有东港湾西巷、三房巷、东港湾东巷等。
幼名正德,字惟义,是为文林公支惟义派:衍派有砖桥、七房桥、锡城东河头、南六房、嵩山、唐庄等。
二子鼎,字伯铉,立明远公支伯铉公派:衍派苏州。
四子泰,字听玉,立明远公支听玉公派,又分为:
义居派:衍有北钱二房、北钱新安、北钱大房庄、南延河潭桥、南延寿安桥。
敦孝派:衍有北钱壩上、东六房、仓厅上等。
竹存派:衍有梅村新下等。
友松派:衍有北钱门楼下、黄家大桥、杨家桥、坊桥、东巷南庄,又迁往常州等。
五子復,字伯阳,号素庵,又号乐闲,立明远公支乐闲公派:衍派有江阴青旸、塘村和阳山新渎桥等。
裕三子文炜,字昭远,为宽甫公支昭远公派祖。子二师德和师聪;
师德次子啓,字仲启(武肃王十六世孙),为昭远公支仲启公派,衍派有金钩桥、朱长桥、戴家坝、万思桥、南桥镇东等。
师聪次子显,字仲立(武肃王十六世孙),为昭远公支仲立公派,衍派有许墓蒋家桥、西洞庭藏阳号、落霞桥、薛家浜、钱家湾、壬子巷等。
裕四子文烨,字华远,为宽甫公支华远公派祖。失考。
钱迪子三,致?、致诚、致诠。
金匮城西分支
八子均辅,有孙四,名:德、敬、谦、益。“德、敬出仕湖广,子孙因以佔籍焉”。谦、益则不仕,旨隐林泉。
谦号安素,立金匮城西分安素公派。衍派:南西漳、高桥下塘、梅里乡、安镇、翁家庄、东亭等。
益字永义,立金匮城西分永义公派,衍派有北门外黄泥桥、北尖、南尖、陶店桥、鲇鱼桥、嵩山北舍、坊前方巷、四堡桥、北里天四图张安桥等。
堠山鼎支
珏生宝和嵩。宝字翠屏,官都下迪功郎,升安抚副使。仕归后就偕弟嵩居堠山,子五:
长子濬,字德明,立堠山鼎一支。衍派有:贞四派、贞一派、贞二派、贞三派、智一派、智二派、洪一派、洪二派、洪三派、洪四派、洪五派、洪六派等。
三子泓,字德宏,立鼎三支。后以成、吕字分派。衍派有:成字一至四派,吕字一至十二派。
四子溥,子德渊,有才略,称侠士。立鼎四支。衍派有:安一派、安二派等。
珏次子嵩。有四子:
长子世忠,字士谔,仕杭州路总管。立鼎五支。以果、珍字分派。衍派有;果一派、果二派、珍一派、珍二派、珍三派、珍四派、珍五派、珍六派等。
次子世良,字士能,南昌太守,擢广东元帅,为鼎七支祖。其子耿于永乐初年(1403)自锡山徙居苏州蠡南。
三子世吕,字士远,至顺间为徽政院宣使。是为鼎八支祖。后以文武全能四字分派,文武各有九派:全、能各八派。
四子世永,字士宏,是为鼎十一支祖。后以元字分派。元一至元七共七派。
堠山上支
堠山贵支
贵三支:仁一派、仁三派。
贵六支:仁四派、仁五派。
贵七支:仁十派。
贵九支:仁十一派。
另:堠山中丞支
钱氏迁锡千年来,子孙昌盛,遍及苏锡澄宜地区。以无锡县为例,钱氏就遍及全县数百村落。光带钱的自然村就有68个。按1994年版的《无锡县志》载,人口在全国列89位的钱氏,在该县居然进入前10位人口大户,人数达28685人。
无锡钱氏有徙居外邑,如江阴、武进、苏州、常熟等地,也有由外地迁入的。如钱陆璨就是常熟钱谦益的后裔。吴郡东钱巷支的新湖公,为人豁达大度,饶有田产,慨然逊让了亲族,而举家迁居于鹅湖镇,遂成钱氏鹅湖支始祖。在《无锡钱王祠神牌谱》中,有鸣和公钱錞,也不是武肃王嫡系,而是富春侯的后裔、属海州支。但因在建惠山钱王祠时,他慨然解囊,独建锦树楼,故亦将他列于祠祀。
无锡钱氏的湖头、堠山两大支,以湖头支、湖头马桥分支,堠山、堠山中丞四支为总纲,绵绵而延,源远流长,世系鼎盛,英才挚出。宋有铁杆御史钱顗,不与奸相同朝而弃官归隐的钱绅;元有易象先生钱缶、号称棋仙的锦树山人钱仲益、有钱蒙、钱荣、钱宪、钱普、钱振先、钱尔登等10位进十,清有博学鸿儒钱肃润、多才多艺的杂家钱泳,著作等身。在现代钱氏名人如群星闪耀。2001年《无锡新闻网》的“无锡近现代名人”栏的31位名人中,钱氏有6位:经济钱俊瑞,文化钱钟书,科教钱穆、钱钟韩、钱伟长,工商钱孙卿等,“名人网”的118位中,钱姓18位。在65位无锡籍的中科院、工程院两院院士中,无锡钱氏有7名:中科院院士为钱伟长、钱临照、钱令希、钱钟韩、钱逸泰;工程院院士钱鸣高、钱易。著名人士还有如:国学大师钱基博,上将钱树根、原第四机械工业部钱敏部长、经济学家钱荣堑、史学家钱海岳、音乐家钱仁康、雕塑家钱绍武、书画名家钱瘦铁、中医钱伯文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