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塘“安定堂”胡氏后人
原标题:胡姓源于妫姓 先祖是宋代理学家 明代迁到高邮 成为当地望族
“胡”,宋版《百家姓》中排第158位。据相关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如今胡姓占中国大陆姓氏人口第13位,约占中国大陆汉族人口1.31%。明代洪武年间来到高邮菱塘的“安定堂”胡氏一族,经过近700年的繁衍生息,如今家族成员已经过万人。昨天上午,“安定堂”胡氏后人胡金萱、胡以勋、胡德林等人通过家谱向记者讲述了胡氏一族的迁徙历程。
1
源于妫姓
先祖为宋代理学家胡安国
“据家谱记载,我们胡姓出自舜帝的33世后裔妫满。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后,找到了前朝舜帝的嫡裔妫满,并将长女大姬嫁给他,封于陈之株野(今河南柘城胡襄镇),后迁都陈之宛丘(今河南淮阳)。周武王命妫满奉守虞舜的宗祀,以备三恪。后建陈国,卒谥号胡公,因此世人又称其为胡公满。陈国公族后裔多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自称胡氏。”胡金萱告诉记者,这便是“胡”姓的由来。
胡金萱告诉记者,自己这一支“安定堂”胡氏在元末清初修撰的家谱中记载有宋代族人胡寅的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分别是《修录谱系》和《碑记坟墓》,通过世系表我们发现,胡寅为宋代理学家胡安国的长子,所以我们在追溯的过程中基本可以确定胡安国是我们这一支脉的祖先。”胡金萱说,“胡安国,字康候,号青山,谥号文定,人称武夷先生,后世称其胡文定公。建宁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学者。曾为太学博士,旋提举湖南学事,后迁居衡阳南岳。提倡修身为学,主张经世致用,重教化,讲名节,轻利禄,憎邪恶。其在当时理学界的声望非常高,所以在我们胡氏古谱上还有周敦颐、朱熹、岳飞以及文天祥的题字或撰文。”
2
明代迁徙
定于高邮成为当地的望族
“根据我们家谱中关于我们这一支脉始迁祖的记载,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另一位胡氏后人胡德林向记者介绍道。“家谱中记载我们这一支的始迁祖敬五公也是建宁崇安人,初迁浙江温州府乐清县。明洪武四年复迁江苏扬州府直隶高邮卫,诰封安远将军。”
“自宋太祖赵匡胤征讨南唐时起,高邮一带便多为官府练兵之地。宋高宗年间,岳飞曾于里下河高邮三垛等地抵御金兵。高邮湖西郭集乡大营村、操兵坝以及菱塘镇的大小校场均是韩世忠屯甲练兵之所。元末之时,张士诚便驻兵于此。后来朱元璋打败了张士诚之后,我们这里依然有余孽藏身,百姓时常遭受兵灾。”胡德林介绍道,“正因如此,我们的始迁祖敬五公奉命领兵驻守高邮湖西神居山及岗坂头一带。随着胡氏后人在此繁衍生息,人口越来越多,此地后来也就改名为胡家营。胡氏一族也成为菱塘地区的望族,族人纷纷向周边地区迁徙生活。比如今天到场的胡金萱,就是已经搬迁到安徽天长去的一支。”胡德林告诉记者,根据1986年菱塘当地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菱塘地区人口超过1000人的姓氏只有三个,胡姓便是其中之一。
3
家谱记载
曾有兄弟三人同中武举人
“据我的爷爷回忆,一直到民国年间我们胡氏在菱塘都有一间很大的祠堂,前后两进,六间房。堂前门上楹联写有‘安定家声远,珠湖世泽长’,这里面安定两字便是我们的堂号。”胡金萱介绍说,“几年前我们几个胡氏后人特意去了一趟甘肃,因为据我们谱中记载,我们安定堂就起源于安定郡,也就是现在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很可惜我们没有找到太多的历史痕迹。”
“在家谱中有这样一段话记载了当年我们的胡氏祠堂。‘菱塘北乡新景村有胡氏宗祠,每年清明,族人在此祭祀。香火缭绕,人声鼎沸。’”另一位胡氏后人胡以勋指着《胡氏宗谱》告诉记者,“接着,家谱中还描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在胡家营有一个上马台,胡氏族人都在此骑马习武。清代胡氏一族出了七个半武举人,其中在咸丰年间便有兄弟三人中了两个半,分别是胡为升、胡为栋和胡为纲。为什么是两个半呢?听祖上一代传一代的说法是其中一人争强好胜,在考试时多舞了几下刀剑,本应淘汰,但是考官爱惜其勇武,所以就网开一面,给了半个名分。”
“清代末年,胡氏一族习武之人辈出。相传太平天国攻占菱塘时,准备拿当地的大户胡家开刀,怎料胡家大门之上插了几把明晃晃的单刀,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4
家训增补
重视教育后代和以礼待人
胡金萱告诉记者,胡氏一族比较为人熟知的家训有两篇,一篇是在台北胡适纪念馆中展出的《胡氏家训》,其中提及荣辱相关,利害相及;忠义为重,财帛为轻。为父母当慈;为子女当孝。夫妻应互敬互谅;兄弟应相亲相助。立身以品德第一;读书以济世至上;强身以运动为主;处世以和为本;立业以奋斗为先;治家以勤俭为重。子孙都能遵守,胡家庶几有望。“还有一篇是《胡直孺传家录》。胡直孺乃江西人,宋哲宗时进士,先后任平江知府、户部侍郎、工部尚书、龙图阁学士,南宋时任刑部尚书兼侍读、兵部尚书兼擢吏部。其《传家录》是胡直孺在宋绍兴七年(1131)写成的,被胡氏视为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家训。其主要内容为持之以公,守之以平,恩以抚之,严以御之,诚以将之。兄弟主以和,夫妇主以睦……”
“由于我们这一脉的古谱在战乱中缺损严重,所以在今年重新修撰家谱的时候增补了家训,除了全文录入《胡直孺传家录》外,还新增了爱我国家,振兴中华。爱我民族,不忘祖宗。修养道德,奉公守法。克服缺点,无愧胡姓。勤劳节俭,模范做人。”胡金萱说,这些家训将传给后世。“全新的家训一方面积淀了胡氏祖辈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后代儿孙提出的做人做事的期许和要求;另一方面,更是反映了我们‘安定堂’胡氏一族重视教育、以礼待人的严谨态度。”
记者 宫鋆煜 文/图
线索征集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或家乘,被誉为“穿越时空的家族聚会”,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名字能否被记入家谱,在极为重视血脉传承的中国人眼中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大事。
本报开辟《家谱故事》专栏,讲述姓氏的来龙去脉及传承至今的家风。现面向市民征集家谱,如果你家中藏有完整的家谱,请致电96496、13665258422,或关注扬州晚报官方微信,也可发邮件至12354177@qq.com向本报报料。
责任编辑:陈书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