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家武术,又称鲍家拳,是中国最古老的武术之一,被称为武术“活化石”,其共三十六招。以拳风泼辣,拳劲刚猛著称。民国初年曾在西北武林掀起腥风血雨。祖师爷为曾在少林寺做过俗家弟子的鲍勃起。随着改革开放的兴起,鲍家拳也顺应潮流,由小鲍同志加以改进,特别是他自创的鲍家八拭,招招不离后脑勺,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鲍家武术产生于战争,在战争中不断的发展完善,具有显著的军事特色。它的每一种器械都是一种武器,每一种套路甚至每一个动作都是从战争中总结出来的对敌作战的战术和技术。它不仅在冷兵器时代是一种克敌制胜的法宝;即使在军事现代化的今天,在近战、夜战、反恐、防身、防爆以及维护社会治安等军事行动中,仍然有广泛的用途。 五是对抗性强,是一种很好的军事体育竞技运动。鲍家武术的套路和动作,是按实战要求编排和设计的。练武的过程实际上是进行战斗训练和演习,通过斗智、斗勇、斗技、斗谋等对抗性训练。推广鲍家武术,对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和军事素质,加强国防建设等均有重要作用。
鲍家拳的内容丰富多彩,运动形式可分为两大类:套路运动、搏斗运动。
1、套路运动:鲍家拳动作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主要内容包括拳术、棍术、对练、集体表演。
(一)拳术:是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鲍家拳是鲍氏始迁祖鲍福定,大明洪武二年(1369年)“调北征南”军事行动征计元朝在贵州的残余势力,奉旨征战入黔打江山,由当年南京直隶省徽州府歙县新安卫衮绣乡棠樾村老家带来的。鲍福宝当年军官职都司,带兵征战入黔,元军残余势力,誓在死守,盟军官兵誓在必得,印证历史上改朝换代,必定是腥风血雨的冷兵器残酷屠杀的景象,作为军人,作为带兵打仗在砂场,同时冷兵器在沙场搏斗,鲍家拳武术与军事斗争紧密相连,结伴而行,打了多少次军事斗争,记载不详,但征南奏凯,朝廷论功行赏,诰封振威将军赐国田一份(相当于现在70亩),从一个侧面说明鲍家拳杀敌致胜,确实厉害。古往今来落后就要挨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也包括近代社会鲍家拳有防身自卫强身健体功能,家训家教传承鲍家拳为鲍氏世世代代人所认识、所承认、所实践、所传承、所勤学苦练,鲍氏每一代人都有几个鲍家拳的高手,都有几个武德高尚,武艺高强的前辈,例如十五世祖鲍尊山,字元达,为当时清政府的团练,为维护地主公安做出贡献,平坝杨官屯人民群众赠送一块匾上书“齿德并尊”四个大字,此匾现在在鲍家屯陈列室展示,民间口耳相传的真实故事,解放初期,土匪暴动作乱,土匪也同时拦路抢劫,肩挑重担粮食经商的农民鲍茂 ,号志华,两个土匪有备而来,手拿大刀长矛,被鲍志华一棵扁担打伤落荒而逃,谁说一人难螳四手,学会鲍家拳,一人能胜四手不在话下,它以最有效技击方法,杀伤对方,制服对方,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刚才讲到鲍志华自卫获胜,就是鲍家拳的光荣,解放前,有“吃酒吃肉九溪坝,拳打脚踢鲍家屯”的说法。鲍家拳在当地公安,很有名气。
鲍家拳它以拳、掌、勾为其主要手型和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为其主要步型、步法稳固,并有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等动作和技术组成,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不到一秒钟能使对方倒地认输。
(2)器械:鲍家拳的器械有长、短器械、双器械、刀、枪、剑、棍是代表,鲍家拳的棍术长器械的一种,棍的最低长度同本人身高它以劈、扫、戳、挑、撩等棍法为主,并配步型、步法、身法构成套路练棍要求手臂、圆熟,身棍合一,体现出勇猛,快速有力,棍打一大片的特点。
(3)鲍家拳对练,是在单练的基础上,两人在预定条件下进行进攻防守的假设性实战练习,包括徒手对练,棍对练。
鲍家拳的特点和作用
1、鲍家拳的特点,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不失进攻防守技击的特性,实用中,至今仍在军队、公安中被采用。但从体育的概念出发,它受到竞赛规则所制约,以不伤害对方为原则,短兵中使用器械也作相应的制约,上述两种制约,仍寓武术于体育之中。
特点其二、“拳打卧牛之地”练鲍家拳它对场地器械的要求较低,练习者可以根据场地大小变化,练习形式即使一时没有器械,也可以徒手练拳,受时间、季节限制也很有小,较之不少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鲍家拳在鲍屯已传至第20代、21代孙与这特点不无关系,利用这一点可以为现代群众性体育活动提供方便使鲍家拳进一步社会化。
2、鲍家拳的作用
鲍家拳具有健身、防身自卫、修身养性,娱乐观赏等多方面的作用,是人们增强体质振奋精神的一种好手段。
A、改善和增强体质。学、练鲍家拳具有强体健身的作用,它不仅在形体上锻炼,而且使人体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
B、提高防身自卫能力。鲍家拳具有技击的特点,通过习武,不仅可以掌握各种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方法,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持之以恒地练,还能增长劲力,抗击摔打,克敌致胜,具备防身自卫的能力。若系统地训练,掌握技击术,可以为国防、公安建设服务。
C、磨练意志、培养道德情操。学、练鲍家拳,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还需要常年不懈、坚持有恒,不仅能培养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意志和品质,也是一种修心养性的良好手段。
鲍家拳在600多年延绵中一向重礼仪,讲道德“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培养武德是鲍家拳传承六百多年的优良传统,六百多年来,鲍家屯没有害过一个好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社会鲍家拳武德,收徒传艺,要选择脾气好的,暴川子千急不教,以免惹祸害人,以免扰乱社会秩序,鲍家拳高手从来没有在教徒弟选择上失误过。
鲍家拳通过练武习德,可以培养尊师重道,讲礼守信,见义勇为不凌弱逞强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益于共建和谐社会。
D、娱乐观赏,丰富农村文化生活。鲍家拳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赛场上两人斗智较勇的对抗性搏斗,或是显现鲍家拳功力与技巧的套路演练,都会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