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石首喻氏喻家碑
2015-11-22 15:25:32 来源:
编辑:fangfang
点赞:
点击:7
评论:
喻家碑。
守初公因勤于王事和剿寇有功,皇帝曾经赏赐金帑十二两,并诰封三品。但守初公病逝后,在剿寇叙功时,礼部因已给诰封而没有给予守初公谕祭的待遇。崇祯十一年(1638)九月上旬,上猷公“福建道试监察御史臣喻上猷谨奏。为臣祖死勤于王事,遗骸久愆。掩土之期,援例仰乞优恤之典,恳赐查明旧章,以普皇恩事”。上猷公向朝廷“请恤”,后得到皇帝恩准,“圣旨喻守初准照例与祭一坛,减半造葬”。守初公被追赠谕祭,葬于落马湾。崇祯十三年八月二十四日诰命谕祭重新深葬。守初公碑规制宏大,远近闻名。因此,整个落马湾谕祭山都被称为喻家碑。
族谱记载,落马湾谕祭茔山安葬至少四名先祖。守初公碑原本至少包括二块石碑,分别是墓志碑、神道碑。有无诰命碑铭,待考。
墓碑建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神道碑始建于崇祯十三年(1640)八月廿四日。神道碑铭由“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大中大夫杨嗣昌顿首拜撰”。根据族谱的茔墓图,神道碑在公路旁边,守初公墓应当在西落马湾。
守初公神道碑碑座高六十公分,碑身高二百四十公分,宽一百八十公分,碑亭小瓦九沟十一盖。墓前坊额书有“天恩永赉”。守初公碑毁于一九五八年,湮没于落马湾公路桥,原碑终究会重见天日。
2008年,族人不忍先祖的遗迹和功德失传,乃重修了守初公碑(实质修了诰命碑)。根据喻家碑附近的年长族人之介绍,喻家碑原本在今天重修碑址的西边约30米处。2009年清明节,来自华容县、公安县、重庆巫溪县、石首各乡镇的族人约600人齐聚在守初公碑前,隆重举行了“己丑年喻氏清明会”。
喻上猷公(喻察院、兵政府尚书)。
十世祖喻上猷公字治伯,号翠浦,守初公之孙。崇祯庚午(1630)举人,登崇祯辛未(1631)进士。上猷公出生年代,理应在1600年前后。上猷公卒于年代,理应在1644年底或1645年春。诰封夫人姚氏同公葬在石首西南的团山寺镇黄古山茔地。崇祯十五年八月初一日敕命,升授喻上猷为“资德大夫、正治上卿”。正治上卿,勋名,正二品。
族谱、方志和史书对喻上猷公均有大量记载。上猷公才气过人、年轻有为、忧国忧民。上猷公多次直言上奏进谏时弊,也多次受皇帝召对。上猷公已是明朝重臣,是湖广省在京的名流。当时湖广省官员进京,一般首先拜访上猷公。上猷公职掌都察院,故在家乡称“喻察院”。时至今日,还有很多有关“喻察院”的传说。
《道光富顺县志》、《同治叙州府志》以及上猷公的奏章中,均记载:上猷公于崇祯七年(1634)任四川富顺县知县。后任崇祯朝的兵科给事中。再任北福建道监察御史,巡按直隶顺永保河。任侍御,历视三关,管理章奏。
《明史•列传第143》记载:崇祯十四年十月“帝问都察院职掌安在,…俄劾御史喻上猷、严云京而荐袁恺、成勇,帝并从之”。
《明史•卷二九四•忠义六》记载:上猷公于崇祯十六年癸未(1642)正月任大顺吏政府左侍郎,后任大顺兵政府尚书。
《明史》记载,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崇祯皇帝复颁《罪己诏》,向全国检讨,其中也提到上猷公。
《明史•卷319•列传197》记载: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呜钟集百官,无至者。乃复登煤山,书衣襟为遗诏,以帛自缢于山亭,帝遂崩。太监王承恩缢于侧。自成毰笠缥衣,乘乌驳马,入承天门。伪丞相牛金星,尚书宋企郊、喻上猷,侍郎黎志升、张嶙然等骑而从”。上猷公在大顺政权权倾一时,官至正一品,这是毋庸置疑的。
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十二月丙寅日,在南京的“南明”朝廷刑部议定六等罪犯,其中也提到上猷公。
据历史记载,在1645年四月之前不久,喻上猷公以“自请回乡号召士民,共保大顺”之名,正式离开李自成回到家乡。李自成在上猷公的住处看到一本兵书,上猷公在兵书封面留言曹操《短歌行》中的短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这佐证了上猷公之忧国忧民的抱负。十五世祖喻德诚在嘉庆十六年(1811)记载:“崇祯十七年(1644)秋,旋丁母张太夫人艰归。忽十二月李闯入寇,公(指喻上猷)无如天命何也。”
十三世祖之珏公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撰有《上猷公碑铭》。祖传家族资料之中,亦有上猷公的十六篇奏章。
上一篇 :
各地喻姓字辈排行汇总一览
下一篇 :
一篇郑桓公与喻姓的文章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全部评论
热点资讯
1
2
3
4
5
6
7
8
宗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