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恒星谱海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卢氏名人造就的著名景点卢崖瀑布
卢氏名人造就的著名景点卢崖瀑布
2016-10-06 22:01:55 来源:
编辑:fangfang
点赞:  点击:556  评论:

卢氏名人造就的著名景点卢崖瀑布

卢崖瀑布;

        河南登封市区东北6公里的嵩山太室山悬练峰下,有一高大的石崖,因唐玄宗年间,有一个被封为谏议大夫的卢鸿一,不愿做官,来此隐居,广招天下才子,在此讲学,因而称此崖为“卢崖”,称卢鸿一隐居的地方为“草堂”。卢鸿乙死后,唐玄宗改“草堂”为“卢崖寺”。卢崖北峡谷内,有一股泉水,终年不断,平时泉水泻崖下,好似千水珠帘挂长空,澎湃之声,如虎豹怒吼,如雷声轰鸣,太阳直射上面,其光异彩,灿烂夺目,瞬息万变,气象万千。水珠积流,形成水潭,潭上独出一个黛色圆石,明朝袁宏道在上面刻有“墨浪石”三个大字。水流其上,好似墨浪,人称此景为“卢崖瀑布墨浪流”,亦称“珍珠倒卷帘”      

卢氏名人造就的著名景点卢崖瀑布

卢鸿一生平

          卢鸿一(?一740前后)唐画家、诗人,著名隐士。一名鸿,字浩然,一字颢然,本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东北)人,徙居洛阳,后隐居嵩山(今登封市)。博学,善篆籀,工八分书,能诗。画山水树石,得平远之趣,与王维相当。开元初(713),玄宗遣使备礼至嵩山征召卢鸿,再征不至。开元五年(717)玄宗又下诏征聘,诏书表示“虚心引领”“翘想遗贤”,要求卢鸿“翻然易节,副朕意焉”,卢鸿只得赴征,开元六年(718)至东都洛阳,谒见不拜。授谏议大夫,固辞,放归嵩山,赐以隐居之服,官营“东溪草堂”。卢鸿回山后,聚徒五百余人,讲学于草堂之中,成为一时之盛。自绘其胜景为《草堂十志图》,有摹本,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全唐诗》录存其骚体诗十首,名《嵩山十志》,为描写嵩山十景、歌咏自己的隐逸生活之作。

嵩山“卢鸿文化”

        在嵩山太室山东麓,从南到北依次排开的黄盖峰、浮丘峰、鸡鸣峰、青童峰、悬练峰、春震峰形成弧形的山坳里,博大厚重的历史文化传说故事与优美的自然风光,构成了嵩山旅游的绝佳胜地。尤其是以坦然看待贫富贵贱、荣辱穷达,传播文化艺术而著称的中岳黄老道“卢鸿文化”,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时期,具有普遍的道德自律精神,是古代隐士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的价值体现。唐代开元年间谏议大夫卢鸿一大半辈子隐居嵩山,视富贵如浮云,以渊博的才学,遵循道统立德的理念,通过“卢鸿草堂”教化乡里,开中国山水写实画风之先河,成就卓然,因此被后人视为道德楷模,树为淳风典范。“卢鸿文化”是中岳嵩山重要的文化符号,是构建“魅力中岳“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打造'旅游登封”的宝贵财富,“卢鸿文化”及“卢鸿草堂”,是中岳嵩山坳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根脉,是嵩山明珠北高庄建设美丽乡村不二选择的文化旅游优势资源。

        卢鸿一在此期间创作的《嵩山十志图》,表现的不仅是画艺,更重要的是溢自肺腑的精神气质。画中的“草堂倒景、台樾馆、沉烟庭、云锦淙、期仙蹬、涤烦矾、幂翠亭、洞元室、金碧漂”,时称山林绝胜(《广川画跋》),具有清高、秀润、纯静的艺术境界,富于潜思、含蓄、悠闲的情调,这很符合隐逸知识分子的审美观和美学理想,在创作技巧上,着墨追求精练、宛丽、净化、写实,表现了卢鸿在绘画艺术上的精深造诣,尤其是在山水画创作中创造性地融入了“写实”画法,后被业界称为“水墨山水写实画之鼻祖”。

卢崖瀑布景区

        卢崖瀑布景区的第一个景点一线天。一线天是一条宽不足1米,高约百米,长有170米的悬崖缝隙,两侧光滑陡峭,如同刀劈,仰首望天,纤纤一线,几乎缝合,惊魂动魄。传说这是一条神仙聚会的通道,神仙行走其间都要衔枚塞铃,剑气息声,故人们又把此景叫作“一线飞天惊仙翁”。传说为汉钟离、李铁拐等八仙从此地登嵩山主峰拜会中岳大帝所开辟。在一线天西口覆盖着一株黄楝树,树干扁宽,紧紧抱着石崖,根扎石缝,无土而挺拔,树干覆卧在神会门口,人称“神仙树”,是八仙离开这条唯一通道时留下的路标。

        通过一线天,是一路下行的青石台阶路。沿石阶路下行,不时回眸向卢崖上观望,悬崖耸峙,令人生畏,宽厚的层石重重叠叠,参差突兀,白色岩壁上留下长长的瀑水流泻的黑色痕迹。此时,不见瀑流,只见少量白色薄冰和冰挂残存,整个瀑道如一条有着黑白相间花纹的蟒蛇爬崖而上。继续前行,走过长长的台阶,经通天悬索桥,进入悬练峰卢崖上深谷。只见奇峰峭立,崖壁陡削,奇石嶙峋。走在山谷中三面山峰如怪兽,面目狰狞,又有阴风习习,道路陡玄,让人心生恐怖。惊恐中,一阵急行,汗湿衣衫。

        沿台阶继续下行,便来到了卢崖瀑布的另一个景点 “十潭九瀑”(也有叫“十潭九谷”的)。这里峡谷四里长,堪称胜景佳地,美不胜收。奇特的地质地貌特征加上山崖受山溪水流冲击,逐级形成大小不一的瀑布和深浅不一的石潭连续分布着十个瀑布十个潭涧,依次为搁笔潭、落印潭、映枫潭、抚琴潭、清心潭、玉境潭、锦碧潭、聚宝潭、墨浪涧、黑龙潭。山水自石崖逐级跌落,聚水成潭,波光粼动,形态各异,仿似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此时,春旱缺水,山溪断水,瀑无水流,潭水浅底,但瀑迹潭廓清晰可辨,溪踪涧影随处可见。潭瀑相间,潭潭有典故,瀑瀑有传说。当年,卢鸿一隐士上山写生,画笔放下化为搁笔潭,印章落地化为落印潭;山坳一片枫林正好映在潭里叫映枫潭;抚琴潭上瀑流玉珠,水声瑟瑟,能听出瀑中琴音;潭形如心,潭水清澈,瀑流之下可洗却心之蒙尘,明净心窗是为清心潭;当年,女皇武则天路经此处,御用铜镜落地而成玉镜潭;锦碧潭上驻足观望自然美景尽收眼底;聚宝潭是当年汉钟离、吕洞宾等人由此登嵩山会中岳神时的藏宝处。聚宝潭还有一段“天龙显身”的传说,2000年6月27日,该潭由无数水泡在旋转翻滚中逐渐回拢,神奇地形成一条活灵活现,摇头摆尾的巨龙,人称“天龙显身”,此乃天下太平,中岳显灵之吉兆;河谷走廊墨浪涧可涤肌濯心,让人去除烦恼,快乐一生;黑龙潭,古戏《卷席筒》中,小仓娃摸螃蟹的黑龙潭便是此处。墨浪涧与黑龙潭之间的溪流水道里,有三块突出的大石头,滚圆高大的一块上书一“龙”字,扁平直铺的一块上书“娘娘床”,另有一块上书“涤烦矶”。“龙”石应是某个皇上在此石上歇过脚,“娘娘床”应是娘娘在此石上躺过身。而“涤烦矶”则是卢鸿一隐士所著诗词《嵩山十志十首.涤烦矶》中所描写的一个景点。文中写道:“涤烦矶者,盖穷谷峻崖,发地盘石,飞流攒激,积漱成渠。澡性涤烦,迥有幽致。可为智者说,难为俗人言。”其诗词中所述景点如“枕烟庭”、 “云锦淙”、“幂翠庭”、“金碧潭”等,皆能找到实物与之一一对应,都是山崖、怪石、潭瀑所组成的景致,景区还专门以醒目大字标出。

卢氏名人造就的著名景点卢崖瀑布

        过了十潭九瀑便是卢崖瀑布的入口处。从里往外走。汉白玉卢鸿乙雕像端坐在群石之上,面向进山道路,似乎是在埋怨后人这么清静幽美的地方为什么要来这么多人在此喧闹呢。


评论
全部评论

0.2447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