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店镇是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别行政单位。位于英山县北部,东河河畔,距县城27公里。版图面积172.7平方公里,下辖32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人。
境内山峦起伏,风光秀美,著名的英山八景之一——“羊角嵯峨”壁立其间,风光旖旎,始建于唐代的仁风古寺座落在镇区,古色古香。雷店镇是湖北名茶重镇,素有“大别山茶叶第一镇”之美誉,是“英山云雾”茶的发源地。
雷店镇地理位置
雷店镇位于英山县中北部,浠水支流东河中游。东邻杨柳湾镇,西接石头咀镇,北至草盘地镇,南抵红山镇。
雷店镇地理环境
雷店镇地理
雷店镇版图面积172.7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30298亩。
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延伸狭长地带。东北高、西南低。海拔高度东北部为1000—1200米,中部为400—500米,南部为200—300米,最低处海拔90米,最高处是北部大堂寨,海拔1729米。境内主要河流东河,自北向南流贯全镇,在蔡家山遇阻回弯。这里便是雷店镇镇府驻地。地热资源丰富,多温泉。
雷店镇土壤
雷店镇境内地壳以大别山古老变质岩和侵入岩组成,土壤母质以花岗片麻岩为主。全县共有五大土类,十一个亚类,二十三个土属,八十九个土种。其中黄棕壤占总面积的86.97%,水稻土占总面积的12.29%,其他土类共占0.74%。
雷店镇气候
雷店镇属长江中下游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全县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有灾
害。全镇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存在明显的垂直差异。全县海拔每上升100米,年平均气温降低0.53℃,无霜期缩短3.5天。年平均气温16.4℃,1月平均气温3.6℃,7月平均气温28.5℃。全县极端最低气温—13.5℃,极端最高温度42.0℃。全县全年平均无霜期241天,平均初霜日11月14日。
全镇年平均降水量达到1403毫米,东北部的桃花冲年平均降水量达到1533毫米。另外,全县的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年降水量的70%集中与4—8月。其中:春季占29.8%,夏季占45.1%,秋季占16.2%,冬季占8.9%全县年平均降雨日133.1个,暴雨日5.1个全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66.1小时,80%的年份大于等于1892.7小时。其中全县四季辐射量分别为:春季26.2%,夏季35.2%,秋季22.8%,冬季15.8%。
雷店镇行政区划
全镇辖32个行政村,305个村民小组。
天花坪村、过路滩村、朱家山村、板塘坳村、李家冲村、伍家冲村、曹家店村、上沟村、蔡家畈村、冷家山村、江家畈村、方家山村、杨家庄村、阮基冲村、杜家畈村、黄栗树村、五一村、老鹳冲村、程家咀村、杨家坊村、板船山村、茶园河村、茶园庙村、飞跃村、友谊、新华、东明、跃进村、万家冲村、蔡家山村、汪家山村、杨树桥村。
雷店镇人口民族
全镇共10120户,4.2万人。以汉族为主。
雷店镇英山云雾茶发源地
全镇现有茶园面积26100多万亩,茶叶专业村17个,专业组148个;茶叶加工厂9(点)242家,注册“三山”、“佳茗”、“吉峰”、“天马寨”、“寒香”、“雪芽”、“吉子春”、“羊角尖”、“雷店”等茶叶品牌9个。茶叶已成为全镇农民的“摇钱树”,出现了“村村建基地,户户有茶园,山山出佳品,季季产名茶”的发展格局,其规模、质量和效益在鄂东首屈一指,是远近闻名的茶叶强镇。九十年代初,省茶叶专家刘付缪等曾多次亲临雷家店指导茶叶生产,并在吉子山、汪家山和蔡家山等茶场亲手研制开发“英山云雾”(天堂云雾)系列名优茶,为雷店茶叶生
产写下了辉煌一笔。在“三山”名茶的辐射带动下,全镇名茶生产精品迭出,异彩纷呈。其茶颜色翠绿油润,条索紧秀匀整,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甘爽,倍受消费者青睐。在历届名优茶评比中,两次荣获“中茶杯”金奖,六次捧回“陆羽杯”金奖,在中国英山茶叶节上,连续十二年名列榜首,六次拍卖的极品均为雷店“三山”茶叶精品。2003年4月,在武汉举行的中国英山第十二届茶叶节中,雷店极品茶创下了公斤价4.4万元的全省茶叶拍卖最高价。
雷店镇文化教育
雷店镇中小学名录
英山县雷家店镇万家冲村小学 | 英山县雷家店镇东明村小学 | 英山县雷家店镇中心小学 |
英山县雷家店镇五一村小学 | 英山县雷家店镇伍家冲完全小学 | 英山县雷家店镇冷山村小学 |
英山县雷家店镇友谊村小学 | 英山县雷家店镇曹家店村小学 | 英山县雷家店镇李家冲村小学 |
英山县雷家店镇杜畈村小学 | 英山县雷家店镇杨家坊村小学 | 英山县雷家店镇杨庄村小学 |
英山县雷家店镇杨树桥村小学 | 英山县雷家店镇板船山村小学 | 英山县雷家店镇汪家山村小学 |
英山县雷家店镇程咀中学 | 英山县雷家店镇程家咀完全小学 | 英山县雷家店镇老鹳冲村小学 |
英山县雷家店镇茶园庙村小学 | 英山县雷家店镇茶园河村小学 | 英山县雷家店镇蔡家山村小学 |
英山县雷家店镇蔡畈村小学 | 英山县雷家店镇飞跃完全小学 | 英山县雷家店镇黄栗树村小学 |
上述表格中有些学校在撤乡并镇的过程中,进行了合并重组或取消。有些已经不存在。
雷店镇雷店中学
雷店中学自1997年从雷店高中独立建校以来,迄今仅十个春秋,在县教育局及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关怀下,经过雷中人的共同努力,现已成为具有一定办学规模,发展势头强劲的年轻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
雷店中学
34017平方米,现有16个教学班,学生1060人,专任教师69人。拥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配有图书室、实验室、音乐室、微机室、多媒体室、多功能的报告厅等。校园内花红柳绿,四季常青,整洁幽静,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环境。
长期以来,全校教职工无私奉献,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学校建设正向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方向不断迈进,已形成以科学管理为核心,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教育科研为先导,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办学理念,学校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土的肯定。在新一轮课改背景下,学校把“营造优质学园,奠基美好人生”作为发展总目标,倡导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努力建立起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体系,充分关注师生的生命发展,使学校教育更加富有生命的活力。
办学理念;实施尊重的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校训:立德求知创造奉献。师训:爱岗爱生爱校为人为学为师。学训:乐学笃行思辨健美。营校策略:人心环境规则质量。工作思路:强化管理正校风,优化校风促教学,加强教学上质量,提高质量好招生,扩大招生快发展,持续发展上品位。
雷店镇经济概况
在发展茶叶主导产业的同时,该镇还依托资源,大力发展药、栗、菜等优势产业,实现多业并进的产业格局。形成了以茶叶种植,深加工销售为龙头,机械加工、建材工业、铁砂深加工、名贵中药材种植开发等多个领域,多项优势产业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尤其是从事茶叶种植,深加工销售加工的金地茶业、云峰茶叶有限公司,从事机械加工的世强工具有限公司等6个规模以上骨干龙头民营企业,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9年工业总产值达28200万元,建筑业总产值6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额12328万元,均处在全县前列。
自2012年以来,雷家店镇围绕县委、县政府“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思想,立足“全党抓经济,全民抓招商”的工作思路,把招商引资、项目开发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立足优势抓招商,解放思想抓引进,强化责任上项目。利用独特的河沙、铁砂、矿石、药材、茶叶和秀丽的山水资源,不断改善和提高对外来客商的服务,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先后引进大别山石斛园、千头奶牛场、旺祥养殖场、兴旺养猪场、云峰茶叶有限公司等11个项目,引资总额达85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有机茶、中药材、黄花菜、石斛、河滩休闲、羊角尖旅游、高档板手配件等项目正对外招商,热忱欢迎海内外客商来雷店投资置业。
在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在交通建设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大力实施通村公路建设工程。迄今共投资1879万元,修通了蔡家山村,天花坪村,杜畈,朱家山,冷山,伍冲,新华,板船山村等10条共渉及11个村103公里的通村公路。扩修、复修村组级公路50.6公里,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成立了农村公路养护协会,完成了通村公路养护标牌设置工作。二是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大搞“家门口”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整修水库3座,清淤水塘91口。三是在有线电视和通讯建设上,加快了农村通信和信息化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一步深入;移动联通信号实现镇内无缝覆盖;电话“村村通”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镇通讯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四是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伍冲,程咀等5个村被县委、县政府列为脱贫奔小康试点村,5个村按照“三年取得明显变化,五年实现脱贫奔小康”的目标,认真做好项目申报和规划实施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雷店镇历史人文
英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为皋陶部落,汉为英布封疆,宋为毕升故里,乃七星(皖:太、岳、霍、金,鄂:罗、浠、蕲七县环拱)拱月(北宽南窄,与北斗星相趋相向)之县,汉属荆州江夏郡,晋属豫州戈阳郡,宋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立县,元、明、清属淮南六安,民国属安庆,1932年由安徽划归湖北。
英山是块红色的土地,曾孕育出一大批卓有成效的仁人志士。清代主审和珅贪污大案的刑部尚书金光悌,辛亥革命元老傅慧初,对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提供确切依据的西伯利亚调查专员王孰闻,民国时期曾组织营救“七君子”的上海律师公会会长李次山,继周恩来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的傅维钰,继朱德任南昌卫戍司令、公安局长的彭干臣等,在中国历史舞台占有一席之地。黄埔军校一、二、三期学员中,英山籍人数居全国首位。英山是革命老苏区,早在1927年就组建中共党组织,1931年建立苏维埃政权。红四方面军从这里西征,红二十七军在这里组建,这里是红二十八军游击根据地,又是红二十五军长征的起点,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将英山作为主要军事通道,在此迂回鏖战,红军时期造就师级以上领导干部22人,在当时仅18万的人口中,为主力部队输送子弟3万多人,牺牲七千余人,被称为“血染红土三尺深”的红色苏区。[2]
英山人杰地灵,代代人文辈出。英山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升的故里,现代著名作家刘醒龙、熊召政、姜天民也生长在英山。英山的黄梅戏在全国小有名气,一首《银锁怨》唱遍江淮大地,演进了中南海,一曲《天堂梦》业已进入了“五个一”工程奖的攻关阶段。
雷店镇政治体制
雷家店有着光荣的历史,英山第一个党组织,第一位党代表,第一任县委书记均产生于雷家店。为了弘扬历史,继往开来,镇党委把革命传统与新时期理论教育相结合,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党性要强、作风要正、工作要实,业务要精”的要求,认真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学习教育。并且根据发源于黄冈,推广于全国,丰富于湖北的“五个基本,七个体系”的重要思想指导下,积极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同时结合整改加强班子建设,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党员队伍不断扩大,战斗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典型和市县党员标兵。思想道德协会建设稳步推进,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广播电视、电力通信等条件大为改观。
雷店镇风景名胜
雷店镇位于英山县中部,东河中游,两山夹一河的地貌,使这里高山流水,峡谷纵横。明山大川,星罗旗布。著名的英山八景之一“羊角嵯峨”,指的就是位于雷家店镇西部的羊角尖。
羊角尖位于湖北省英山县金铺镇与雷店镇交界的正中间位置,站在荆楚地域向东瞭望,一座大孤山直插云霄。站在南面向北看去,两座山尖均匀分布,犹如山羊翘起的双角。羊角尖因此而得名。地处英山县东北角,界连鄂晥,水派江淮,是英山县东河与西河交界处著名旅游区。羊角尖平均海拔905米,主峰海拔1108.7米面积30平方公里。 临近大别山生态旅游区,亦是黄冈英山县草盘毕升故里纵深地。
它处于长江经济带中心,距武汉210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003乡道直通山顶,距离最近是218县道,距离武英高速东入口20公里,距318国道也是20公里左右。
羊角尖也叫英山尖。汉朝大将英布,因战功卓著,被汉高祖刘邦封为九江王。后高祖又怀疑其有谋反之心,下令将其杀于此山。得知自己误判,汉高祖非常后悔自己当初所为,便将此山主峰易名为英山尖,以此纪念英布。 舍身崖侧,飞鹤亭下有一洞,洞深不可测,据传曾有罗汉修身于此,故名罗汉洞。舍身崖前有一飞仙寺,一说始于唐朝,一说始于五教祖师,还待学者考究。甚喜!寺内有一崖刻,字迹依然;更有一墓碑,甚是奇特,虽凡夫俗子不可考,必有有识之士能究也。 居该山,但见峰峦迭起,云雾缭绕,林木葱郁,飞禽往复;早可待日出,晚可观月升;真可谓但当临绝顶,一览终山无。山上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瓜果香甜;闻名中外的龙井茶、云雾茶就产于此山;更让人骄傲的是在天井石崖下生有被誉名为活化石的红豆杉。 据传大别山历史名人,北宋时期中国四大发明家之一毕升(又作毕晟,约970年—1051年),中国发明家,发明活字版印刷术。明武宗正德年间濒湖山人李时珍(1518年—1593年)明代著名中医药学家,撰《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等。都曾到此观光。当地人说来此一游,可悟天地之神奇;可感自然之质朴,可塑史前之奥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