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恒星谱海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姓氏网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殷宏章主要论著
殷宏章主要论著
2016-04-20 23:00:07 来源:
编辑:fangfang
点赞:  点击:10  评论:
殷宏章主要论著 1唐愫,殷宏章.洋葱汁对马铃薯磷酸化酶的抑制作用.植物学报,1954,3(4):383-387.9殷宏章,沈允钢,陈因.水稻开花后干物质的累积和运转.植物学报,1956,5(2):177-194. 2殷宏章,余志新,李娉嫦.水稻籽粒成熟过程中淀粉合成及水解酶活力的变化.实验生物学报,1956,5(1):34-44. 3李淑俊,殷宏章.光对植物叶中淀粉形成的影响.植物学报,1957,5(3):201-216. 4沈允钢,沈巩懋,殷宏章.成熟期及发芽期籽粒中麦芽糖的转化.生化学报,1958,1(4):261-270. 5 殷宏章,沈允钢,沈巩懋.水稻成熟期各叶间及分蘖间同化物的运转.实验生物学报,1958(6):105-110. 6 殷宏章,王天铎,沈允钢.小麦田的群体结构与光能利用.农业学报,1959,10(5):382-397. 7 殷宏章,王天铎,李有则.水稻田的群体结构与光能利用.实验生物学报,1957,6(3):224-261. 16 殷宏章.植物的群体生理研究.科学通报,1960(9):270-278. 17 殷宏章,沈允钢,沈巩懋等.光合磷酸化量子需要量.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61,1(2):67-75. 18 邱国雄,殷宏章.光合磷酸化的研究,Ⅲ.闪光下的光合磷酸化作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62,2(1):68-74. 19 沈允钢,李有则,殷宏章等.光合磷酸化的研究,Ⅶ.关于光下积聚高能中间产物性质的探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63,3(3):278-292. 20 殷宏章,李德耀,沈允钢.光合作用机制的比较研究,I.栅列藻在不同波长光下的光还原作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63,3(4):498-501. 22 殷宏章.作物群体的光能利用—高产水稻田的叶面积与干物质积累.植物生理学报,1964,1(2):117-131. 23 殷宏章,范义积,沈巩懋.光合磷酸化的研究,XⅥ,甘薯叶细胞制剂光合磷酸化的作用光谱及双光增益效应.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64,4(5):565-573. 24 殷宏章.植物的气体代谢.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 人物简介 殷宏章 植物生理学家。原籍贵州贵阳,生于山东兖州。192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 1938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发现了对植物突然改变光强、光质时,光合作用也发生瞬间变化,进一步验证光合作用有两个光化学反应系统;参加领导了抗菌素的生产和研究;1959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光合作用实验室,在光合作用磷酸化的机理,尤其是其中高能中间态的存在和性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利用自己发明的组织化学方法,弄清了磷酸化酶在植物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又证明植物体内存在磷酸化酶,而光照下由糖变淀粉的过程是与磷酸化有关的。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殷宏章(1908~1992)贵州贵阳人。著名科学家、中国植物生理学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原名誉所长。1929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获学士学位,留校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1938年,获得博士学位。1938~1945年,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兼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研究员。1944~1945年,任英国剑桥大学交换教授。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12月,应英国学者李约瑟邀请赴印度,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南亚科学合作馆科学官员。新中国成立后,他于1951年携全家回国,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1978~1983年,任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所长。1983年5月起任名誉所长。殷宏章一生为中国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29年,他发现光质的突然改变可以引起光合作用的瞬间变化,被国外学者誉为光合作用中有两个光化学反应系统参与的先驱性工作。1951年回国后,曾参加领导抗菌素的生产和研究。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从事科学工作五十年奖状,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荣誉奖章。[1]
评论
全部评论

0.317889s